地名:麻埠鎮 | 隸屬:金寨縣 |
區劃代碼:341524101 | 代碼前6位:341524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N |
長途區號:0564 | 郵政編碼:237000 |
轄區面積:約133.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808人 |
人口密度:約6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鮮花嶺村 | ~001 | 鎮中心區 | 鮮花嶺街道轄12個居民組,居民總人口3100人,山場總面積11300畝,居民主要經濟來源有茶葉、毛竹、板栗、養殖和商貿等。街道設黨總支一個,下轄7個支…[詳細] |
全山村 | ~204 | 村莊 | 全山村位于麻埠鎮東南部,屬開典型庫區一線村,境內山清水秀,植被良好,林業資源豐富,北接裕安區獨山鎮,東臨響洪甸水庫,三面環山,一面臨水。
…[詳細] |
齊山村 | ~205 | 村莊 | 齊山村位于麻埠鎮東南部,響洪甸水庫的中下游,是典型的庫區一線村。
該村于2010年6月由原齊山村、里沖村的海島、西島、小嶺、高洪、達河5個村…[詳細] |
金莊村 | ~207 | 村莊 | 金莊村位于麻埠鎮南部,響洪甸水庫上游,與霍山縣交界,在2010年6月村級區劃調整中,由原九灣村、金莊村和里沖村的元嶺、李灣2個村民組合并而成,是典型的…[詳細] |
響洪甸村 | ~209 | 村莊 | 麻埠鎮響洪甸村位于金寨、六安、霍山三縣交界處,是中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原產地。該村于2010年6月由響洪、齊云、九曲嶺三個村合并成立,總面積為39.…[詳細] |
桂花村 | ~212 | 村莊 | 桂花村位于麻埠鎮西北部,庫區一線村。該村在2010年6月村級區劃調整中由原楊沖村、東沖村合并成立。全村轄20個村民組,684戶,全村總人口2494人,…[詳細] |
地名由來:
因當地盛產優質大麻以及有關麻布的商鋪較多,故得名。
基本介紹:
麻埠鎮位于金寨縣東北部,地處金寨、霍山、裕安三縣區交界處,響洪甸水庫中下游,鎮內鮮馬(鮮花嶺至馬店)公路和正在修建的梅響戰備路(麻埠鎮境內)將鮮花嶺與響洪甸連成一片,陸路與合武高速公路、滬漢蓉快速鐵路相連接,距設在馬店的客、貨運火車站僅15公里,向南120公里可達天堂寨國家森林公園和馬鬃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陸路距六安市60公里,距縣城梅山35公里,水路可達庫區各鄉鎮。麻埠鎮總面積133.8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2010年底人均純收入4816元。
麻埠集鎮歷史悠久,響洪甸水庫修建以前,是一座繁華的古老集鎮,是皖西革命的根據地,是早期縣政府所在地(金寨縣委、縣政府于1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第十三批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鎮名單出爐,麻埠鎮榜上有名(茶葉)。
2020年4月,麻埠鎮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6年6月,麻埠鎮被命名為第十批安徽省省級生態鄉鎮。
歷史沿革:
1958年為響洪甸公社。
1983年為響洪甸鄉。
1992年改稱響洪甸鎮。
2008年更名為麻埠鎮。
劉開源(1888~1932),金寨縣麻埠(時屬六安縣七區)人。出身于佃農家庭。民國17 年(1928 年)參加農民協會,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18 年冬,他的家鄉爆發了六霍農民起義,成立了蘇維埃政府
陳淮生(1885~1932)金寨縣麻埠楊店人。早年求學于上海育才學堂,結識革命志士譚人鳳等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 年)東渡日本。翌年加入同盟會,堅決奉行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