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團結村 | 隸屬:塘西街道 |
區劃代碼:340503007200 | 代碼前6位:34050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E |
長途區號:0555 | 郵政編碼:243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取村民團結一致之意而得名。
基本介紹:
團結村是緊鄰市區的一個村,有人口1450人,分三個村民組,由于受城市化建設不斷推進,全村僅剩余可耕種面積百余畝,有五分之一的農戶房屋被拆遷拆遷,村民收入主要靠在企業打工為主。村集體經濟年收入50萬元,轄區企業年繳納稅收300萬元。村“兩委”班子由六人組成,平均年齡46歲,中專以上文化占60%。村黨總支下設五個黨支部,黨員57人。村兩委緊緊圍繞“服從城市建設,落實科學發展,服務廣大村民,建設和諧農村”的主旨認真開展工作。
團結村與寧南新村社區、金安社區、塘岔社區、綠洲花園社區、鐘村社區、南塘社區相鄰。
榮譽排行:
2015年3月,司法部、民政部表彰團結村為第六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歷史沿革:
1961年前稱團結大隊,1961年至1983年稱團結村大隊革命委員會,隸屬于慈湖人民公社;1983年4月,慈湖人民公社該鄉建制,團結大隊革命委員會隸屬于慈湖鄉;1983年至1990年改為團結行政村;1990年改為團結村村民委員會,隸屬于慈湖鄉;2014年歸塘西街道托管;2016年2月,團結村隸屬于塘西街道至今。
周邊相關:
團結村附近有鳳凰湖生態植物園、馬鞍山馬鋼盆山、濮塘、青山風景區、馬鞍山鋼鐵廠工業遺產群(鞍山鋼鐵廠早期建筑)、盆山度假村等旅游景點,有綠松石、黃池小菜、采石磯茶干、花山區煎餅、花山區龍蝦、雨潤食品等特產,有布貼畫、花山剪紙、當涂布貼畫、當涂民歌、絲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