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曙光村 | 隸屬:雙河鎮 |
區劃代碼:341502106215 | 代碼前6位:34150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N |
長途區號:0564 | 郵政編碼:237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寄予了村莊發展越來越好的美好希望,又因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曙光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曙光村位于雙河鎮東南邊際,半崗半畈,易澇易旱。東靠豐樂河堤與舒城交界,南與百洋村相連,西與高峰村相連,北與棗林村相連,21個村民組,人口1800人,430戶,其中五保戶29人,重點優扶21人,低保戶25戶77人,殘疾發證一至二級17人,全村勞動力1190人,黨員26人,1名預備黨員,100名團員。耕地面積1438畝,2010年底人均純收入2500元。我村自然條件差。在各級政府惠民政策和民生工程實施下,我村農業生產條件逐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正在向和諧、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邁進。
曙光村與棗林村、百洋村、祁塘村、高峰村、新塘村、雨淋崗村、雙河社區、鄔橋村、河北村、孫崗村、九十鋪村、六嶺村、蓮花堰村、墩子灣村相鄰。
歷史沿革:
原屬新塘鄉。
1958年屬雙河公社。
1961置新塘公社曙光大隊。
1962年復屬雙河公社。
1964年重建新塘公社。
1969年劃屬雙河公社。
1971復置新塘公社。
1982年曙光大隊更名團河大隊。
1983年因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團河村,復置新塘鄉,屬之。
1992年隨新塘鄉并入雙河鎮,后更名曙光村。
周邊相關:
曙光村附近有皖西博物館、六安皖西大裂谷、六安悠然藍溪綜合商業街、悠然藍溪旅游景區、悠然南山度假區、大別山石窟等旅游景點,有貢席、六安麻辣面、六安鍋貼、六安包子、六安水餃、六安臭干子等特產,有邀大嶺、大紅袍油紙傘制作技藝、剪紙(翁墩剪紙)、淮河柳編工藝(霍邱柳編)、廬劇(六安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