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孔社區 | 隸屬:東城街道 |
區劃代碼:341282001010 | 代碼前6位:34128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皖K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原村委會的駐地張孔村而得名。2004年村改居,張孔村委會與田樓村委會合;2011年駐地搬遷至勝利路;2020年搬遷至天安路辦公,名稱未變,沿用張孔社區至今。意為駐地在張孔莊居民點的社區居委會。
基本介紹:
張孔社區位于城郊結合部,系市工業園區和新城區建設重點社區。勝利東路、東城一路、東旭路“路出”該村區位優勢。
該社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水利資源豐富,總人口2858人,耕地459畝。現有黨員73人。黨總支5人,其中高中以上3人,平均年齡41歲。
近年來,該社區不斷加強黨總支的自身建設。兩委緊緊圍繞“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畜牧養殖,壯大招商引資,共建和諧農村”的發展思路,堅持科技興村。2003—2004年界首市唯一被阜陽市表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005年辦事處計生第一名受市表彰;2006年辦事處綜合評比第一名,支部書記了振杰被評為“十大杰出青年”。
該社
歷史沿革:
1958年建張孔大隊,歸界首縣河北公社管轄。
1983年體改,為張孔村委會。
1991年隸屬東城辦事處方樓管理區,命名為張孔村委會。
2004年村改居,張孔村委會與田樓村委會合并為張孔社區,成立張孔社區居委會。
因城市擴建,原地址不適合辦公,2011年搬遷至勝利路,2020年搬遷至天安路辦公至今。
周邊相關:
張孔社區附近有翰墨文化園、琉璃寺、界首兩灣國家濕地公園、界首市博物館、臧家公館、于、劉、黃古堆等旅游景點,有界首馬鈴薯、界首彩陶、沙河特曲、呂長明牛肉、潁南馬鈴薯、陶廟山羊等特產,有界首彩陶燒制技藝、界首書會、界首漁鼓、界首苗湖廟會、界首扁擔戲、大黃廟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