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通鎮 | 隸屬:郊區 |
區劃代碼:340711101 | 代碼前6位:34071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G |
長途區號:0562 | 郵政編碼:244000 |
轄區面積:約70.7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96萬人 |
人口密度:約27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瀾溪社區 | ~001 | 主城區 | 瀾溪社區
瀾溪社區位于大通鎮新城區,成立于2005年8月,轄區面積3.2平方公里,
共有5個居民小區(龍苑小區、鳳苑小區、和悅小區、永平小區…[詳細] |
河南嘴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河南嘴社區
大通鎮河南嘴社區地處青通河與鵲江沿線,是千年古鎮大通老街所在地,轄15個居民組,居民1113戶,3356人。社區黨支部下設5個黨小…[詳細] |
福光社區 | ~004 | 村莊 | 福光居委會
福光居委會現有7個居民組385戶1267人,水田面積102畝,林場1個,礦產資源以石灰石和鉛鋅礦為主,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原料基地…[詳細] |
民福社區 | ~006 | 主城區 | 民福社區:成立于2013年7月,是在原“村改居”基礎上,由全鎮各村、社區拆遷戶集中安置組建而成,區域面積7.5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2599戶,464…[詳細] |
夢苑社區 | ~007 | 特殊區域 | 因其是棚戶區改造形成小區,實現當地居民多年的愿望,得名夢苑小區,且社居委駐地于此,故得名夢苑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永平村 | ~200 | 村莊 | 永平村
永平村座落在江心洲,總面積1.9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1800余畝,蔬菜產量約占銅陵市蔬菜總銷量的30%左右,是銅陵市無公害蔬菜基地之一…[詳細] |
和悅村 | ~201 | 村莊 | 和悅村
大通鎮和悅村地處江心洲,全村總面積2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小組,720戶,人口2000多人。擁有專業蔬菜面積1600多畝,是銅陵市重要…[詳細] |
新一村 | ~202 | 村莊 | 新一村
新一村地處大通鎮北端,位于羊山磯靠近銅陵長江大橋與古圣社區接壤,三面環山一面臨江,有良好的農業資源。全村共有5個村民組,農戶165戶5…[詳細] |
大院村 | ~203 | 村莊 | 大院村
大院村座落在大通鎮最北端,東與天門鎮隔山相鄰,西與市區接壤,北與銅陵東站僅500米之遙。區域面積5.5平方公里,現有20個村民組723…[詳細] |
金華村 | ~204 | 村莊 | 金華村
金華村座落在銅陵銅官山南麓,距銅陵市區僅4公里,銅陵市碎石嶺煤礦、銅陵縣金蟾礦業座落境內。區域面積12.5平方公里,現有16個村民小組…[詳細] |
新建村 | ~206 | 村莊 | 新建村
新建村位于大通鎮東部,合銅黃沿江高速銅九鐵路穿境而過,區域面積7.6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民組450戶1602人,F有水田1600畝,…[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取名“四通八達,通衢九洲”之意,故得名。
基本介紹: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位于銅陵市西南,地處長江下游南岸,西北與樅陽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與貴池、青陽交界,距“世界公園”黃山僅有180公里,與中國四大佛山之一九華山相隔90公里,銅青公路、銅貴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銅黃高速穿境而過,是進出皖南旅游區的樞紐和重要通道,是安徽“兩山一湖”(九華山、黃山、太平湖)的北大門,是九華山頭天門的所在地。
全境面積70.72平方公里,轄永平、和悅、光榮、新一、大院、金華、福光、黎明、民主、新建10個村,瀾溪、河南嘴2個社區居委會,現有人口2。2萬余人。大通是沿江重要港口之一,水上交通十分發達,0頭數十座,年吞吐量數百萬噸。大通農業主要以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公布安徽省鄉村振興示范鎮創建名單,大通鎮上榜。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大通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12月,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范街道(鄉鎮)名單公布,大通鎮榜上有名。
2018年1月,大通鎮被確定為第五批安徽省千年古鎮。
2016年10月,大通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大通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4年2月,大通鎮入選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09年1月,大通鎮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05年10月,大通鎮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文化旅游: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位于安徽省銅陵市西南,地處長江下游南岸,西北與樅陽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與貴池、青陽交界,距“世界公園”黃山僅有180公里,與中國四大佛山之一九華山相隔90
大通天主教堂鐘樓,它是一座至今已經有著近70年歷史的建筑物。鐘樓用料考究,造型別致,堅固雄偉,高高地屹立在大通鎮中心的長龍山“西瓜頂”上,呈四方立柱型,邊長約為4米,園形拱門,高約20余米,
介紹銅陵白鰭豚養護場,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條件對白鰭豚進行易地養護的場所。它位于安徽銅陵市大通鎮和悅洲與鐵板洲之間的夾江上。夾江長1620米,寬220米,洲上楊柳依依,云淡風高;江上水鳥逐
大通鹽務招商局舊址:鹽務招商局(大通自立軍起義指揮部)舊址--大關口位于大通和悅洲中部,是歷史上大通鹽務招商局與大通自立軍起義的指揮部遺址。大通和悅洲鹽務機構最早設置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
瀾溪山莊位于中國古銅都——銅陵,居于千年古鎮大通,距銅陵市區10公里,北經銅陵長江大橋至省城合肥170公里,南至池州30公里、佛教圣地九華山70公里,隨著合銅黃高速公路的全面通車,距世界著名
歷史沿革:
古名瀾溪。
唐初設大通水驛;北宋建大通鎮;解放初稱大通市;1958年成立大通公社;1983年復為大通鎮。
2004年5月,原大通鎮和新建鄉整建制合并成立新的大通鎮;2004年11月,大通鎮整建制劃歸銅陵市郊區。
“大通茶干”早在明朝就開始生產。它的做法是講究點鹵、篩漿網布眼細,每塊干坯用紗布包裹,上板壓緊。然后將白干子放進冬菇、八角、甘草、冰糖和原汁醬油配制的汁水里泡八個小時,再放進鍋里煮,待撈上來后再拌上麻
大通小磨麻油 大通小磨麻油,以芝麻為主要原料,色澤清純,香味醇和,質地優良,久存不變,明清以來,在長江中下游一帶頗受青睞。
大通生姜,產于新建、董店等地,以佘家大院、金華村所產為上品。因其曾為貢品,大多在大通銷售或經大通銷往武漢、上海等長江中下游沿江城市,故通稱“大通生姜”。大通生姜具有塊大皮薄、汁多渣少、肉細脆嫩、香味濃
大通藤編,具有工藝精湛、造型古樸、質地柔韌、經濟實惠等特色,常由朝九華的香客帶往港澳地區。藤編:一種傳統實用工藝品,是利用山藤編織的各種器皿和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