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湘潭村 | 隸屬:三口鎮 |
區劃代碼:341003107203 | 代碼前6位:34100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J |
長途區號:0559 | 郵政編碼:2427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建設陳村水庫的需要,原湘潭大隊的村民遷至此,沿用原名,故得名湘潭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湘潭村位于三口鎮東南部,為太平湖移民安置村。移民人口占98%,分別與本鎮白果樹、聯中、汪家橋、巷聯毗鄰,東南與譚家橋鎮接壤;村民主要居住在老街(金墩街),部分村民與本鎮白果樹、聯中混合居住。103省道穿越全鏡,麻川河自南向北從村前蜿蜒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另有一萬四千多畝山場位于新明鄉境內,在新明鄉候坑擁有500畝猴魁基地——三道門猴魁基地。
全村11個村民組512戶,總人口1500多人,茶園1500畝、山場1500畝。村民以茶葉、毛竹為主要收入來源,近年來,湘潭村在村兩委一幫人的大膽創業、扎實苦干下,立足湘潭村實際,做好茶文章,在本鎮境內已建成太平猴魁苗圃基地及霧家坑猴魁基
榮譽排行:
2020年4月,湘潭村上榜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名錄。
2019年9月,湘潭村被認定為2019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
2014年11月,湘潭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歷史沿革:
1958年10月,因陳村水庫建設需要,原新明公社湘潭大隊江家村、瑤都、立潭、中潭、黃石、丁村、徐河、新屋生產隊人全部遷往三口,主要居住在三口老街,建三口公社湘潭大隊,屬之。
1983年7月,體制改革,置湘潭村,屬三口鄉。
1992年3月撤三口鄉,屬仙源鎮。
1995年10月,復置三口鄉,湘潭村屬之。
2002年,撤三口鄉建三口鎮,屬之至今。
周邊相關:
湘潭村附近有黃山風景區、芙蓉谷、九龍瀑、太平湖風景區、翡翠谷、黃山虎林園等旅游景點,有太平猴魁、太平湖鳙魚、永豐萱草、黃山“臭”鱖魚、黃山石耳、方臘魚等特產,有太平猴魁制作技藝、軒轅車會、湯口火腿腌制技藝、婆溪河燈、五福神會、竹編(徽州竹編)(黃山市黃山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