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立新村 | 隸屬:馬城鎮 |
區劃代碼:340304101205 | 代碼前6位:340304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C |
長途區號:0552 | 郵政編碼:23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1972年前后,長王、塘底兩個大隊合并成一個大隊,起名曰“立新大隊”,具有時代意義。
基本介紹:
立新村位于現有人口3490人,有村小組17個,轄區內有耕地面積 5772畝,林地面積325畝,去年人均純收入3174元。村民以種植和養豬為主。
通過新農村建設工作,村民素質有了較大提高,基本上達到“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安康、環境整潔優美、思想道德良好、人與自然和諧”的文明自然村,村容村貌有很大改觀。一個崇文修武、民風淳樸、鄰里和睦、友愛互助、經濟發展的新型農村社區在這里形成。
2000年以來,村黨支部、村委會一班人,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工作思路,自加壓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創造環境,加大產業結構調整。
立新村與白衣村、五淮村、馬城村、胡圩村、梅姚村、廟前新村、黃廟村、黃郢村、孝儀村、后程村、西程村、朱村村、張灣村、馮嘴村相鄰。
歷史沿革:
立新村,1949年之前,屬懷遠縣馬頭城區,1949年初,屬鳳陽縣宮集區,1952年5月,宮集區劃歸懷遠,設馬城區,分設長王、塘底村,屬馬城區白衣鄉。
1958年9月,撤區建社,分設長王、塘底大隊,屬馬城人民公社。
1964年5月,復設馬城區,分屬馬城區馬城人民公社長王、塘底大隊。
1969年2月,撤區并社,長王、塘底兩大隊并設立新大隊,屬馬城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76年立新大隊分為長王、塘底兩大隊
周邊相關:
立新村附近有張公山公園、淮河蚌埠閘水利風景區、禹會村遺址、禹王宮、馮嘴子村景區、張公島等旅游景點,有蚌埠盤絲餅、禹會草莓、毛峰、蕨根粉、毛豆抓餅、五香豆腐絲等特產,有五河民歌、蚌埠花鼓燈、衛調花鼓、臨北獅子舞、涂山禹王廟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