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褒北村 | 隸屬:昭關鎮 |
區劃代碼:340522107201 | 代碼前6位:3405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E |
長途區號:0555 | 郵政編碼:23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地處褒禪山北面,又區分與南邊的褒禪山村,故得名。
基本介紹:
褒北行政村地處王安石《游褒禪山記》的華陽洞北洞腳下,東與和縣毗鄰,南與環峰鎮接壤,西與昭關行政村相通,耕地面積5450畝,山場面積12000畝,32個村民組,3622戶,人口5200人,其中黨員129人。
該村呈帶狀依偎在綠樹蔥蔥的昭關山脈下,華昭路、昭袁路穿村而過,村村通水泥路或油路,交通十分便利,區域內有下毛水庫、蘆塘水庫、沈山老水庫、昭關水庫共四大水庫為該5000多畝土地提供灌溉。農業生產以水稻、棉花、油料為大宗農產品,豐富的農產品引來了正在籌建的振海糧油貿易公司,豐富的水資源和灘涂使該村的水產品和家禽養殖達到蓬勃發展。
萬畝的山場資源是該村的又一亮點,凡景秀麗的華陽
歷史沿革:
1949年為昭關鄉褒北村;1958年11月為昭關人民公社(后改為仙蹤人民公社)褒北大隊;1971年3月為昭關人民公社褒北大隊;1983年為昭關鄉褒北村;1992年為謝集鄉褒北村;2004年4月為昭關鄉褒北村;2005年12月昭關鎮褒北村;2006年由褒北村、龍山村和袁沖村合并成立褒北村至今。
周邊相關:
褒北村附近有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褒禪山、昭關景區、太湖寺、古昭關遺址、降福寺等旅游景點,有含山大米、運漕酒、含山綠茶、含眉綠茶、蘇薺、太湖山鹿茸等特產,有含弓戲、含山廬劇、民間扎彩(馬鞍山含山縣)、運酒傳統釀造技藝、戴氏正骨法、含山封扁魚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