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馬村 | 隸屬:清溪鎮 |
區劃代碼:340522105210 | 代碼前6位:3405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E |
長途區號:0555 | 郵政編碼:23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境內有座白馬寺,故得名。
基本介紹:
白馬村位于含山縣清溪鎮東北面,毗鄰含山縣城,兩條村級水泥路貫穿境內,資源豐富,交通便捷。全村轄11個自然村,總面積約為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12畝,人口2558人, 2010年人均純收入6300元。
近幾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村兩委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傳統種植觀念,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增強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新建了一座占地9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村部,為日常辦公和村民聚集提供了場所;全面實施、完成了水泥路“村村通”工程,極大的方便了群眾出行;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興修水利,加固除險了村內小二型水庫和32.5渠道,確保灌溉設備安全和水系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白馬村被安徽省林業局授予2023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稱號。
2023年5月,白馬村老榮中心村被批準為2023年度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
歷史沿革:
1949年為白馬鄉白馬村;1952年為清溪區白馬鄉白馬村;1956年為清溪區巨興鄉白馬村;1958年11月為躍進人民公社(后改為清溪人民公社)白馬大隊;1961年為清溪區巨興人民公社白馬大隊;1983年為巨興鄉白馬村;1992年為清溪鎮白馬村;1994年隸屬于巨興鄉;2004年1月村級規模調整,白馬、和平2個村合并成立白馬村,隸屬于巨興鄉;2004年4月隸屬于清溪鎮至今。
周邊相關:
白馬村附近有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褒禪山、昭關景區、太湖寺、古昭關遺址、降福寺等旅游景點,有含山大米、運漕酒、含山綠茶、含眉綠茶、蘇薺、太湖山鹿茸等特產,有含弓戲、含山廬劇、民間扎彩(馬鞍山含山縣)、運酒傳統釀造技藝、戴氏正骨法、含山封扁魚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