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巷村 | 隸屬:仲興鎮 |
區劃代碼:340323109214 | 代碼前6位:34032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C |
長途區號:552 | 郵政編碼:23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張巷取張巷子前二字命名。張巷子以姓氏得名,因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名。
基本介紹:
村支部共有34名黨員,劃分為6個黨小組,支委會3人組成,沒有流動黨員。南邊與城關鎮接壤,北邊與紅旗村交界,東邊和土樓村連邊,西邊的界溝為界,與陳圩村相連,村內東西有石任路,南北有大何路,交通便利。本村原屬宋店鄉管轄,2004年區劃調整屬于仲興管轄,全村256戶,2154人,勞動力1520人,流動人口306人,耕地7256畝,人均3.4畝,村里已在后余街南邊建城兩排共68套整齊的新農村房子,全村年總產值1100萬元,人均純收入3800元,集體經濟收入3.2萬無,主導作物種植有小麥、玉米、花生和甜葉菊,今年全村種植900畝,甜葉菊很有特色,油料加工是村里的支柱企業,全村有9臺大型機械,中小型機械配
歷史沿革:
1949年為沱河、土樓二鄉轄地;1953年8月實行鄉制屬于封寺小鄉;1958年屬沱河公社;1969年并入宋店公社;1980年從宋店公社劃出張巷、土樓兩大隊。
從仲興公社劃出耿圩、大鄒、大殷3個大隊,建張巷公社,1983年撤區改鄉后改為張巷村委會,2004年并鄉屬于仲興鄉至今。
周邊相關:
張巷村附近有胡洼閘風景區、垓下古戰場文化旅游區、谷陽城遺址、許家大樓遺址、集東遺址、香雪度假村等旅游景點,有石湖西瓜、王莊花生、湖溝燒餅、落花生香、老任橋牛肉、固鎮芝麻油等特產,有仲興皮影、濠城春節社火、垓下獨桿轎、湖溝燒餅制作技藝、二鬼扳跤、金香絲粉絲傳統工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