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衙街道 | 隸屬:貴池區 |
區劃代碼:341702005 | 代碼前6位:34170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皖R |
長途區號:0566 | 郵政編碼:247100 |
轄區面積:約16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5萬人 |
人口密度:約23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濱河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濱河社區基本情況
濱河社區位于池州市東部,318國道旁,交通區位便利 。全社區轄 34個村民組,1440戶,6123人,黨員249名,耕地面…[詳細] |
碧山社區 | ~004 | 城鄉結合區 | 碧山社區基本情況
碧山社區位于池州市東部,屬市城市建設規劃區。該社區座擁齊山—平天湖風景區,境內池州市教育園區初步建成,已成為池州市文化教育中心…[詳細] |
峽山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峽山社區基本情況
峽山社區位于池州市東部,平天湖畔,交通區位優勢便利 。全村轄30個村民組,1037戶, 3780人,黨員182名…[詳細] |
楊安社區 | ~006 | 城鄉結合區 | 楊安社區基本情況
楊安社區位于池州市東部,貴池區工業園旁,交通區位優勢便利 。所轄28個居民組,1020戶, 3380人,黨員…[詳細] |
南星社區 | ~009 | 城鄉結合區 | 因在合作化時由南沖、龍星兩個合作社合并而得名。…[詳細] |
金山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金山村地處馬衙街道辦事處東邊。全村面積13.7平方公里,耕地數3340畝,集中居住50人以上的自然村18個, 22個村民組,720戶,共2662人,村…[詳細] |
馬衙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馬衙村位于池州市東部,銅九鐵路北部,交通區位優勢便利 。全村轄 18個村民組,627戶, 2720人,黨員116 名,耕地面積3650余畝,山場面積8…[詳細] |
茶山村 | ~202 | 村莊 | 茶山村位于池州市東部,馬衙街道北部,交通不太便利 。全村轄 18個村民組, 580戶, 2206人,黨員72 名,耕地面積6000余畝,山場面積700…[詳細] |
童鋪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童鋪村位于池州市東部 ,交通區位優勢便利 。全村轄 15個村民組, 526 戶, 1860人,黨員98 名,耕地面積2000 余畝,可養殖水面積…[詳細] |
靈芝村 | ~207 | 村莊 | 靈芝村簡介
貴池古村落靈芝,俗稱靈芝塔。據清光緒《貴池縣志》記載“府城東三十五里許,地產靈芝故名,三面環山,一面迎畈”。現靈芝村位于…[詳細] |
大路村 | ~208 | 村莊 | 大路村位于池州市東部,318國道穿境而過,交通區位優勢便利 。全村轄19個村民組,626戶, 1980人,耕地面積1370余畝,山場面積4680余畝。…[詳細] |
地名由來:
又名馬衙橋,該地曾設過縣衙門,馬衙橋橋頭是古時候軍馬部府署駐地,馬衙因此而得名。
基本介紹:
馬衙街道現轄8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60平方公里,總人口38550人。全處2009年財政收入達1719萬元。
馬衙歷史悠久,名人輩出。馬衙又名馬衙橋,此地曾設縣衙門,馬衙橋橋頭就是古時候軍馬部府駐地,馬衙因此得名。馬衙歷來多賢俊之士。現代著名學者董爽秋、著名外交活動家董希白都是馬衙人,馬衙還是貴池第一個互助組、合作社的創辦人羅光明的故鄉。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武官何世德即為馬衙人。
馬衙區位優越,交通便捷。馬衙位于著名佛教圣地九華山以西20公里,坐擁平天湖,承接了城區城市建設的拓展。境內318國道穿越而過,建設中的寧安城際鐵路、機場迎賓大道都將給馬衙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貴池
文化旅游:
新四軍沿江團團部舊址位于貴池區馬衙街道濱河居委會院沖楊自然村,年代為1945,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池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
歷史沿革:
1949年設立馬衙鄉。
1958年成立馬衙人民公社。
1969年與楓嶺、大路合并仍稱馬衙公社。
1984年體制改革時,恢復馬衙鄉。
1992年撤區并鄉,建立馬衙鎮。
2007年觀前鎮并入,改設馬衙街道。
2010年原觀前鎮轄區從馬衙街道劃出,仍稱為馬衙街道,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