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樓村 | 隸屬:王堰鎮 |
區劃代碼:341225114205 | 代碼前6位:341225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K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村民姓張,筑有土樓,故名。
基本介紹:
張樓村位于王堰鎮西北部,轄一個張樓街道,是一個集貿市場,南靠蔡郢村,西鄰臨泉縣艾亭鎮,東鄰李腰村,北鄰臨泉縣謝集鄉,全村總戶數1153戶,總人口5438人,耕地總面積5500畝。
本村現有村民組31個,自然莊15個,一個張樓街道,有小學一個,中學一個,在校學生700人。養雞場3個,占地3300平方米,年收益達10萬元左右,張樓街道有水泥路5條,集市生意興旺,年營業額可達500萬元,為當地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兩委共有9人,均為黨員,全村共有黨員95人。自從合村以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和全村干部共同的努力下,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
張樓村與李腰村、堰溝村、小集村、劉郢村、關堂社區、胡老郢村、盧樓村、孫寨村、蔡郢村、馬樓村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臨泉縣謝集區高集鄉,解放后屬阜南縣方集區張樓鄉。
1958年改為方集大公社,1961年改為方集公社張樓大隊。
1969年劃為關堂人民公社張樓大隊,1984年改為張樓行政村。
2006年廖郢村、立新村、張樓村合并為張樓行政村。
周邊相關:
張樓村附近有阜南楓柏崗景區、淮河公園、阜南王家壩國家濕地公園、臺家寺遺址、運河橋、王家壩水利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黃崗柳編、阜南杞柳、會龍辣椒、郜臺板鴨、王家壩毛豆、方集馓子等特產,有淮河柳編工藝(黃崗柳編)、嗨子戲、淮河琴書(阜陽市阜南縣)、五音八卦拳、阜南紅燈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