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集社區 | 隸屬:循環經濟示范園 |
區劃代碼:340122402002 | 代碼前6位:3401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皖A |
長途區號:0551 | 郵政編碼:2316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境內有騎龍集,傳說村處在龍脈上,取其后二字,故得名龍集社區居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龍集社區位于店忠路12km至15km路段兩側,東至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經六路,西至店埠河,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有13個自然莊,34個村民組,1478戶,5168人,123名黨員。社區耕地面積5279畝,處于半崗半圩地段,圩內有大型小型排澇站7座,2814魚湯13口。契約連片土地流轉發包近1000畝,實行規模種植,崗區有國營秦橋電灌管理所1座,確保旱澇無憂。社區涌現出一批養雞、養鵝、養鴨、養豬、養羊、養魚、養蝦、養菱、養藕等專業大戶。擁有規上企業一家:安徽錦翔塑編有限責任公司。民營企業數十家,有合肥市正德塑化有限責任公司,合肥市遠征五金配件廠;機械加工廠2個,印刷廠2個,勞動服務
歷史沿革:
1949年隸屬龍集農會;1953年隸屬曙光農業合作化;1958年設立長臨河公社,臨河大隊屬之;1961年析置長樂公社,臨河大隊劃入;同年臨河大隊析置龍集大隊;1966年龍集大隊析置周崗大隊;1980年臨河大隊析置新華大隊;1981年新華大隊更名金庵大隊、周崗大隊更名田庵大隊,隸屬不變;1983年因體制改革,復置長樂鄉,改置龍集、田庵、金庵三村;2006年三村隨長樂鄉并入撮鎮鎮;2007年金庵村委會
周邊相關:
龍集社區附近有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長臨古街、包公故里文化園、岱山湖、四頂山、北九華浮槎山等旅游景點,有封缸陳酒、韭菜春卷、公和堂獅子頭、石塘驢巴、梁園小鱉、毛刀魚等特產,有肥東洋蛇燈、廬州大鼓(合肥市肥東縣)、牛門洪拳、巢湖民歌、廬劇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