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圩村 | 隸屬:老廟鎮 |
區劃代碼:341203104203 | 代碼前6位:341203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K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馬姓人在此占產立莊,且村中建有圩子,故命名為馬圩村。
基本介紹:
馬圩村位于老廟鎮東北方,現轄14個自然莊,1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306人,黨員75人。馬圩村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民風純樸、資源豐富、人杰地靈。千畝西蘭花基地勾畫出綠色的海洋,徽派的新農村建設熠熠生輝。
村“兩委”班子團結,戰斗力強,以學習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加快推進西蘭花、白蓮藕種植基地建設,扶植壯大西蘭花、白蓮藕兩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一村兩品”工程建設,使人民群眾得到實惠,集體經濟得發展。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主線,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村務、黨務及時公開,群眾反映好;同時加強組織建
榮譽排行:
2020年2月,馬圩村被認定為2019年度第二批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
歷史沿革:
1949年實行鄉制,屬老廟鄉馬樓農會,1958年人民公社為馬圩大隊,1962年屬老廟區,1969年撤區屬老廟人民公社建有張樓大隊,1979年馬圩大隊分為馬圩大隊和張樓大隊,1984年更為馬圩村和張樓村,并設置有村民委員會,2001年撤區并鎮屬老廟鎮,2006年10月1日,馬圩村和張樓村合并成馬圩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馬圩村附近有岳家湖公園、杜康燒酒遺址、阜陽火車站、程文炳宅院、北照寺、淮海戰役魏溝口狙擊戰遺址等旅游景點,有口孜大蒜、格拉條、八寶布袋雞、蓯蓉御酒、口孜熟羊肉、木瓜烏蛇酒等特產,有杜氏刻銅藝術、潁上花鼓燈、肘閣抬閣(淮南市壽縣)、界首彩陶燒制技藝、嗨子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