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市鎮 | 隸屬:博望區 |
區劃代碼:340506102 | 代碼前6位:340506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E |
長途區號:0555 | 郵政編碼:243000 |
轄區面積:約7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99萬人 |
人口密度:約40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市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新市居委會位于新市鎮中心,與新祿村相鄰,居委會共有居民3860人,居民代表數31名。居委會主任1名,委員2名,其中居委會主任兼任居委會黨支部書記。
…[詳細] |
新祿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新祿村位于新市集鎮,南鄰丹陽湖農場,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境內澄釜路、314省道貫穿我村,通訊網絡覆蓋全村,交通便捷。
新祿村黨支部轄…[詳細] |
葉家橋村 | ~201 | 村莊 | 葉家橋村位于新市鎮西北面,屬半山半圩區,全村有14個自然村,37個村民組,總人口3850人,868戶,總面積6平方公里。該村是一個崇尚民主團結,追求文…[詳細] |
聯三村 | ~202 | 村莊 | 聯三村地處新市鎮西部,座落在新314省道新市鎮的入口處,位于丹博副城區中心地帶,區位優勢明顯,是新市鎮的“難點村”之一。村域面積60公頃,其中耕地30…[詳細] |
梅山村 | ~203 | 村莊 | 一、村級產業的發展情況
梅山村位于新市鎮的南部,梅山腳下,土地面積5660畝,其中耕地面積2380畝,本村產業發展主要以農業經濟為主,推廣種…[詳細] |
釜山村 | ~204 | 村莊 | 釜山村簡介
釜山村位于新市鎮的西南部,丹陽湖畔,“澄湖”路穿村而過,有著十分便利的公路交通,西南部是部隊農場,這里水陸交通方便,著名的…[詳細] |
新河村 | ~205 | 村莊 | 新河村有人口3500人,共910戶,村內有可耕地面積1500多畝,外出勞動力1000多人,主要以農業收入為主,村組織建設健全。治安狀況良好,計劃生育工…[詳細] |
臨川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臨川村位于本鎮東南部,東與博望交界,南臨南京軍區司令部丹陽湖農場,西與新祿村交界,北臨張茂村,屬于半山半圩的丘陵地段,主要地勢為東南低,西北高,全村總…[詳細] |
張茂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張茂村位于新市鎮政府東大門,屬丘陵地帶。澄湖公路穿村而過,轄內有新市初級中學,新市中心學校和民生醫院,全村13個自然村,23個村民組,總人口2726人…[詳細] |
來龍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來龍村位于新市鎮東北部,314省道和澄湖路分別村北部,西北部經過,東臨橫山村,南于博望鎮交界,西鄰張茂村,屬于丘陵地區,全村總面積3.24平方公里,轄…[詳細] |
橫山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橫山村有人口3240多人,有700多戶,村有可耕地1400多畝,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務工,村靠橫山,有林業資源,在外務工人員基本都是小磨仿豆腐,社會治安…[詳細] |
澄心村 | ~210 | 村莊 | 澄心村位于新市鎮的東北部,橫山腳下,314省道、“澄湖”路穿境而過,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澄心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省級示范村,是馬鞍山市第二批選派干部和…[詳細] |
劉山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劉山村位于新市鎮北部,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橫山腳下,314省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屬于沿山丘陵地帶,東望橫山,南與丹陽交界,西臨張茂村,北與澄心…[詳細] |
洪廟村 | ~212 | 村莊 | 本村位于新市鎮中部,丹新河穿境而過。全村有耕地面積104公頃,其中水田面積93公頃,共609戶,13個自然村,全部通上了電、電話、公路、自來水、有線電…[詳細] |
新農村 | ~213 | 村莊 | 新市鎮新農村是一個農場戶組成的小村,總面積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00余畝,水面550余畝,總人口308人。2012年村集體收入4萬多元,農民人均收…[詳細] |
地名由來:
原名黃土崗,黃土崗是石臼湖西南和丹陽湖西北兩地居民外出經商的必經之地,由此形成了新市鎮早期的雛形。自南齊年間起,該處相繼建起了一大批佛教場所,漸漸的“新寺”取代了原名“黃土崗”。到了明初,在距紹司橋以東一里地處有個衙頭村,有司衙門就在此設立,被稱為當涂縣第一衙,標志著以集市為中心的行政管理部門正式確立,官方稱謂由“新寺”改為“新市”,后陸續在此設立鄉、公社等建制,1995年改設鎮,名“新市鎮”。另有民間說法稱“新市”是形容該處明末清初被戰火毀壞后,當地重建家園,出現日益興旺的新市面而得名。
基本介紹:
新市是馬鞍山市當涂縣東部重鎮,緊靠南京、蕪湖、馬鞍山,北依橫山、南瀕丹陽湖。314省道穿境而過,水運直通長江,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30公里,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是皖東南通往蘇、浙、滬的必經之路,總面積74.8平方公里,人口4萬余人,現有耕地1860公頃,資源豐富,極具發展潛力的名鎮。
新市是一個鐘靈秀的土地。全鎮有二大景區,三大名勝,四的古跡,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處,江南古跡“橫山石門”、六朝古剎“澄心寺”、明朝水鄉古韻“葉家橋”、漢唐墓藏“釜山遺址”、避暑勝地橫山,向陽溫泉水庫等景點,聞名遐邇,旅游資源豐厚,極具開發價值。
新市是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改革開放以來,全鎮人民抓住機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新市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5年5月,新市鎮被命名為第九批安徽省生態鄉鎮。
文化旅游:
泉墩遺址:位于博望區新市鎮澄心行政村夏村自然村西南約300米。時代為西周時期。2017年7月28日,泉墩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外5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
東夏莊遺址:位于博望區新市鎮新祿行政村東夏莊自然村南面約100米處。時代為西周時期。2017年7月28日,東夏莊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外5米;建設控制地帶
彭塘橋:位于博望區新市鎮橫山行政村彭塘自然村南約50米處。時代為明代。2015年6月5日,彭塘橋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外5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
張家甸遺址:位于博望區新市鎮臨川行政村張家甸自然村東南約150米。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2015年6月5日,張家甸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外5米
鄒村遺址:位于博望區新市鎮新河行政村鄒村自然村。時代為商周時期。2015年6月5日,鄒村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外5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10米。
歷史沿革:
宋朝以前,名黃土崗,自南齊年間起,逐漸改稱“新寺”;明初在此設立有司衙門,改稱“新市”;明嘉靖十年(1531),設為新豐市;清康熙十二年(1673),調整為新市鎮;1962年,為新市公社;1984年,改稱新市鄉;1995年2月,改新市鎮,一直沿用至今。
區劃: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新市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