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民村 | 隸屬:大圩鎮 |
區劃代碼:340111102208 | 代碼前6位:34011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A |
長途區號:0551 | 郵政編碼:230041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解放后村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爭當新時代的農村村民,故名新民村。
基本介紹:
新民村位于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東南,東臨南淝河,南瀕巢湖。地勢平坦,格田成方,道路水系暢通、林網交錯,土地肥沃,特別適合葡萄等林果業的發展。全村共設有12個村民組,總面積4.4平方公里,人口1700人,耕地面積5000畝。人均耕地2.9畝。支部下設4個黨小組,其中專業黨小組2個(葡萄種植黨小組、白鴨養殖黨小組)黨員43名。通過大力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我村3000多畝的葡萄種植示范基地,年產優質葡萄900多萬公斤。成為我鎮最大的“無公害葡萄生產基地”。村民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人均年純收入12000元。
我村自1989年開始種植葡萄以來,經過多年的不斷探索、引進先進的葡
榮譽排行:
2022年9月,新民村被授予第六屆合肥市文明村鎮稱號。
2011年8月,農業部認定新民村為第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葡萄)。
2009年4月,新民村被確定為合肥市首批市級“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主打產品:葡萄。
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隸屬城南區,1958年至1965年叫做建設大隊,1965年文革期間為合巢公社,建設大隊改名為東方紅大隊,1975年更名為新民大隊,1978年劃為合肥市郊區,1983年更名為大圩鄉新民村,1992年并大圩鄉,2002年市區規劃調整階段,規劃包河區管轄。
周邊相關:
新民村附近有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包公園、安徽名人館、徽園、合肥融創樂園、合柴1972文創園等旅游景點,有大圩葡萄、白切、寸金、包公魚、李鴻章大雜燴、大圩藍莓等特產,有民間扎彩(合肥市包河區)、包公故事、廬州木雕(合肥市包河區)、馬派皮影戲、張氏大洪拳、韓氏陰陽雙合拳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新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