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寺塔位于義烏稠城街道繡湖社區繡湖公園內,以大安寺得名,建于北宋大觀四年(1110),由吳圭(1068~1121)出資興建。據遺跡和史料考察,塔的腰檐、平座欄桿、塔剎等在民國時已毀,現僅存塔身5層,殘高23.45米。大安寺塔為六面五級疏檐磚木結構樓閣式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剎組成,其中塔剎為1997年維修時加蓋的覆缽頂。塔座直徑6.82米,高0.55米,用石板疊砌成臺階式。塔身底層內徑2.96米,外面寬3.21米,塔壁厚1.34米。轉角處有倚柱,柱頭卷殺。倚柱間有兼柱,將每面分成3間。明間設壸門或壁龕,底層3面設有壸門,第2至5層錯落設有壸門3座。每層均有腰檐和平座,扶壁拱施重栱。斗拱下面的普拍方用木枋子。內部有磚砌的臺階,各
孝子祠公園位于浙江省義烏市城中路與賓王路交匯口,面積3.4萬平方米,公園以環行游路相通,分怡階吟香、楓秋和韻、孝德長歌三個景區。孝子祠遺址古有孝子祠和顏烏父子墓。宋大觀四年(1110)知縣徐秉哲建亭其側,“后毀于寇,歲久莫知墓所向”。紹興十五年,知縣黃袤“命陰陽家正定,立石表之。”乾道二年(1166)知縣林元仲返此所侵地,修其塋域。淳佑元年(1241)重修祠、墓,魏了翁篆題墓碑,邑人何恪撰碑記。墓于“文革”遭毀,墓前明弘治年間樹立的“孝德感烏”大石碑坊亦被拆除。墓東的“永慕廟”俗稱孝子祠,始建于宋景定三年(1262),后屢經葺建,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修,1980年后被拆毀。有關顏孝子的傳說眾多,東晉干寶撰的《搜神記》和南朝宋
義烏怡園位于義烏市稠城街道城中北路孝子祠公園內,時代為1932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995年3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1995.03.24義政[1995]64號。文物價值: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征。保護范圍:怡園現存建筑。包括大廳、廂房、圍墻。建設控制地帶:怡園現存建筑外延20米范圍內為建設控制地帶。
前大路十八間民居位于義烏市稠城街道向陽社區前大路19號、稠城街道向陽社區前大路7號、稠城街道向陽社區前大路5弄1號,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8年2月公布為市級文保單位,公布文號為2018.02.09義政發【2018】9號。
黃大宗祠位于義烏市稠城街道縣前街朝陽門驛堪巷,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1987年5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1987.05.11義政發[1987]66號。
春秋戰國水井遺址位于義烏市稠城街道市民廣場東北側距市政府約65米,時代為春秋至戰國,類別為古遺址。2005年1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文號為2005.01.23義政發[2005]4號。
下車門八角井位于義烏市稠城街道城中中路147號東北面1.8米處,時代為東晉,類別為古建筑。2010年6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