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村位于吳興區東林鎮北部,全村共有農業人口1038人,村兩委人員5名,黨員57名,村民小組8個、村民代表21名。村務公開監督小組人員5名,民主理財小組人員3名。
全村共有農村勞動力540人,糧食作物面積529畝,產量238噸,油菜籽63畝,產量7.9噸,茶葉140畝,水果600畝。全村大量出產各類筍作物,約有春筍2560畝,鞭筍900畝。
各項工程進展順利,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了加強對新村建設工作的領導,成立了三合村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對新村建設規劃,進行具體指導、監督、落實,確保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
二、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為了搞好新村建設工作,鎮黨委、政府多次召開黨委會、村干部會,認真學習和貫徹各級各部門對新農村建設的要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為搞好新村建設起到了組織保障作用,組織和保障,落實的關鍵在村社。三、 精心組織,科學施工
新村建設各項工程,通過各級有關部門的科學規劃、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工程規劃進行施工。
四、 齊心協力,視見成效。
五、 新村建設中的幾點體會
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得到了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通過一年對這一系統工程的實施,有如下幾點體會:
1. 目前,農村基礎設施落后,農民的生活水平不高,經濟條件差。在一些工程上,特別是戶辦工程上,國家的補助和工程的實際投資出現了較大的資金缺口。農民沒有資金實力承擔,使得工程完不成規劃任務。
2. 資金到位差,使得工程無法開展,或者不能確保工程進度。
3. 同一項工程,因補助標準不一致,在同一鄉鎮實施,增大了工作難度,使工程無法開展。如沼氣池建設等。
4. 外出打工人員多,農村勞動缺乏。有少數群眾對新農村建設認識不夠,認為各項工程都是國家負責全部資金,對工程中的投工、投勞和籌款不積極主動。
以上這些都有待于認真總結,切實把新農村建設工作搞好,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