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清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純陽宮在金蓋山南麓,自南朝名士陸靜修于此結廬修習始,漸成道教活動場所。自南而北,建筑錯落有致,依山勢從低到高,分三進而建。現存建筑多為清同治年間及清末民初重建,總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第一進建筑有天將殿、抱云庵及存希堂;第二進建筑有祖師殿、五祖殿、宗德堂、官廳子、講堂及小廂樓;第三進皆為帶廊樓屋,有玉皇閣、巢鸞閣、斗姥閣、祖堂及古書隱樓。純陽宮梁架多為抬梁式,梁枋上雕刻戲曲人物或彩繪傳統故事,屋面為硬山頂,施小青瓦,陰陽合鋪。宮內尚存清嘉慶吳錫麒、梁同書,清光緒俞樾、戴翊清撰書的碑記及黃庭堅等帖石20余方。純陽宮“其地顯自六朝,彪炳于宋元,名賢逸士先后鍾接其間”,歷
胡瑗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宋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位于道場鄉道場浜村青山塢。胡瑗(993-1059),北宋學者、教育家,學者稱安定先生。他提倡教育“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在學校。”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興辦太學,派人“特下湖州取先生之法,以為太學之法。”后授秘書省校書郎,官至太常博士。胡瑗的辦學思想在當時有廣泛影響,其教育理論也是研究我國教育思想史的重要內容。胡瑗墓元、明、清歷代皆有修繕,后年久失修。1996年9月至1997年4月修復。修復后的胡璦墓占地約8000平方米,由墓壙、平臺、神道、牌坊、拱橋、享堂等組成。
陳英士墓位于湖州市南郊峴山東麓,距市區約2公里,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英士墓始建于1918年,1934年進行擴建,1998年對陳英士墓進行重修。重修后的陳英士墓由石碑坊、墓道和墓穴三部分組成。面積約3000平方米,墓道長201米,寬12米;其中中心墓道長100米,寬2.8米。石碑坊高6.25米,寬7.20米,為四柱三間沖天式花崗巖筑成,石碑坊兩側一對石獅分距左右。石碑坊匾額正中有孫中山手書“成仁取義”四大字;左側是林森題的“浩氣長存”,右側為蔣中正題詞“精神不死”。兩旁石柱對聯,分別有于右任和蔡元培所題。走過百米墓道,拾級而上,為墓的第一層祭臺,祭臺兩側又有一對石獅,使陵墓更顯莊嚴肅穆。祭臺中央為巨型花崗巖石碑,上鐫刻“孫大總統
下菰城遺址位于湖州市南郊金蓋山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菰城東南臨東苕溪,北依金蓋山,是戰國時楚國菰城縣和秦置烏程縣的縣治,下菰城因“城面溪澤,菰草彌望”故名。建于戰國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下菰城遺址是我國東南各省古城遺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下菰城內城外城兩圈,外城(重城)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內城(子城)位于外城的東南隅,面積約8萬平方米。下菰城城墻均用黃土夯筑,下菰城城墻高6-9米不等,上部寬3-5米,底部寬20-30米,斷面呈梯形。下菰城的城垣中夾雜有印紋陶、原始青瓷和夾砂陶片等。附近山頂上分布著百姓傳說中的古代“峰火墩“的建筑,近-古界稱為土墩墓、石室墓。現下菰城遺址內城筑有下菰城遺址紀念墻,高3米,寬18米
湖州烈士紀念館是湖州人民為紀念各個歷史時期犧牲的烈士興建的,位于主體建筑一層。全館分序廳、辛亥偉業、開天辟地、堅持斗爭、救亡圖存、解放風云、走進新時代等7個部分,通過大量圖文資料,特別是烈士信件、筆記、-用品等實物,結合場景再現等展陳方式,展示了1000多位湖州籍及與湖州相關的烈士英名和生平事跡。
道場山祈年題記位于道場山護圣萬壽禪寺東北,石刻內容為元朝湖州路最高長官達魯花赤來道場山為民祈求豐年的記錄,刻錄于一塊巨大的巖石立面上,文字由萬壽禪寺主持編撰,時人謝德懋所書。2019年10月7日,道場山祈年題記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顧氏父子陵園位于吳興區道場鄉道場浜行政村東浜自然村護塔嶺南坡,時代為中華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2011年3月,顧氏父子陵園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陸家山明墓位于吳興區道場鄉菰城行政村下年村陸家山,時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2011年3月,陸家山明墓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蜈蚣嶺古道位于吳興區道場鄉道場浜行政村蜈蚣嶺山,時代為明清,類別為古遺址。2011年3月,蜈蚣嶺古道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護圣萬壽禪寺位于吳興區道場鄉道場山,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1994年10月,護圣萬壽禪寺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州七〇一三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臺位于湖州市吳興區道場鄉,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年代為1970年。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湖州七〇一三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臺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陸心源墓位于吳興區道場鄉施家橋行政村原吳興蠶種場內,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墓葬。2003年1月,陸心源墓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洼樽亭舊址位于吳興區道場鄉湖州城南峴山,時代為唐,類別為古建筑。1994年10月,洼樽亭舊址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