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之名始于宋代,以主島岱山島而得名。
元大德《昌國州圖志》卷四:“岱山,在海之北,傳所謂岱輿、蓬萊,或者名始于此”。
宋時繁盛,設有岱山鎮、岱山寨、岱山鹽場和岱山巡檢司。
宋寶慶《四明志》卷二十《昌國縣志》:“岱山鎮,(昌國)縣北海中。”清康熙《定海縣志》卷二《岱山圖說》:“宋時……立酒坊,置市鎮,住扎巡檢司。
又設岱山寨……”清宣統二年(1910年),以岱山島置岱山鎮,屬定海直隸廳。
其余海島分屬長涂、秀山、衢山等鄉。
1927年設定海縣岱山區。
1949年7月析置滃洲縣,為岱山置縣之始。
1950年復歸定海縣。
1953年析定海縣置岱山縣,治設東沙鎮,屬舟山專區。
1956年治遷高亭鎮。
1958年撤縣并入舟山縣。
1962年復置,并析衢山區與嵊泗縣洋山、灘滸等鄉合置大衢縣,仍屬舟山專區。
1964年撤大衢縣復歸岱山縣,形成現今之政區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