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河村位于新倉鎮東南部部,東與獨山港鎮建中村相連,南與獨山港鎮前進村、優勝村相鄰,西與友聯村相接,北與石路村、秦沙村、雙紅村相依。村域總面積為7.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713.3畝。轄20個村民小組,1311戶,4878人。近年來,我村先后獲得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衛生村、浙江省級示范便民服務中心、浙江省綠化示范村、浙江省村級體育俱樂部、嘉興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嘉興市科普示范村、嘉興市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嘉興市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示范村、嘉興市村文化示范中心、嘉興市巾幗示范村、平湖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平湖市農村基層組織先鋒工程建設“五好”村黨組織、平湖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平湖市“雙帶致富”先進黨組織、平湖市信用村、平湖市文明單位、平湖市蔬菜加工農機示范基地、平湖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平湖市“雙學雙比”十佳生產示范基地、平湖市衛生村等。
村中心社區辦公大樓以及“五位一體”的綜合服務社區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2008年村委投入100余萬元完成村級公路硬化和危橋改造。農民新村已建成。2012年起進行“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村莊的生態建設穩步推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國家民政部副部長姜力、0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全國供銷總社主任李成玉、省委副書記夏寶龍、省政協主席周國富、副省長茅臨生、王建滿、省供銷社主任諸葛彩華、嘉興市市長陳德榮、李衛寧、副市長沈雪康、陳越強及平湖市委有關領導均曾來村視察并指導工作。
三叉河村歷來是糧棉兼作區,主要種植棉花、水稻、油菜、大小麥。農戶利用房前屋后、雜地種植少量蔬菜、水果、竹筍等。20世紀80年代后,農業產業結構逐步調整,棉花從主要作物退為次要作物,主要種植水稻、大小麥、油菜和露地蔬;養殖以規模生豬養殖為主。
1940年三叉河士紳干凱軍在三叉河辦起碾米廠和軋花廠。鎮上有少數裁縫、理發、泥木工從事一些小手工業。1963年大隊集體辦起了飼料加工廠。1967年又辦起了新倉公社最早的土窯廠。70年代至80年代,大隊集體又辦起了木器廠、竹器廠、豆制品車間、稻谷加工廠、手工業小組、紡紗廠、服裝廠、拉絲廠等12個村辦企業,后一小部分轉制個私企業。90年代起,個體、私營企業快速發展。全村現有企業12家,主要以服裝、輔料、印刷、童車、建材為主,年工業收入5850萬元。
出口蔬菜生產成本為本村一項特色支柱的主導產業。2002年4月成立新星出口蔬菜生產專業合作社,為全市成立最早的嘉興市級示范性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發布信息、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銷售服務的“四統一”服務,建立起南、中、北三個農業示范園區,促進了全村出口蔬菜種植業的發展,并成為省級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為特色農業發展走出了一條新路子。全村種植青菜心、南瓜、玉米、刀豆、蠶豆、毛豆、白花菜、西蘭花等出口蔬菜三千余畝。
新倉蔬菜廠市本村的骨干企業,為嘉興市級農業龍頭企業,主要以加工腌制各種出口蔬菜,年鮮菜加工近2萬噸,出口產值在1000萬元左右。與本市的6個鄉鎮6個鄉鎮近3000戶農民簽訂了各種蔬菜種植協議。對促進本村乃至全鎮的農業產業化,推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