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市青山湖街道研里村地處美麗的青山湖畔,東面和南面與青南村相鄰,西鄰朱村村、北接02省道,杭徽高速穿境而過,交通便利,且素有經濟開發區“后花園”的美譽。
研里村,古名研川,相傳東晉葛洪曾在此處煉丹,因見其山川形如碾槽,故取名碾川,亦作研川,后世人以胡家墳為界,將此地分為研口村和研里村。研里人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舞獅子唱越劇的傳統經久不衰。村里的集體經濟主要依靠礦山、毛竹和雷竹經濟林。曾先后獲得臨安市“綠色家園、富麗山村”精品村、“全國示范農家書屋”、浙江省農房改造建設示范村、杭州市計劃清潔庭院示范村、杭州市計劃生育示范村,杭州市衛生村、杭州市文明村等60多項榮譽。并獲得了省內外各重量級考察調研團共計63批次,3500余人次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研里村致力于“杭州市中心示范村”的建設,在延續研里村民俗風情,維護研里村悠久歷史文化的基礎上成功打造農家書屋,創新文化傳承,科學發展竹林經濟,實現新農村經濟發展和歷史文化環境的完美融合。
“研里”地名小考
研里村得名,因其“居研溪源里”!杜R安縣志》載:研溪發源研里石壁山麓,經研口入苕溪。乾隆版《臨安縣志》稱研里;宣統版《臨安縣志》稱研川。群山夾峙,研溪貫流,村沿山垅呈帶狀分布,位于縣城東20里。
相傳晉葛洪(稚川)在丹山煉丹,用研槽(石槽)來研丹藥粉,留下研槽,研槽里端為研里,研槽外端為研口。又有研槽即碾槽,研、碾同音之說。
研里村沿革
研里村是文化古村,有記載可上溯千年,清乾隆稱研里,至宣統稱研川。1949年屬青山鄉,1950年為朱研鄉,1956年屬臨東鄉,1958年屬亭子公社,1960年為青山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1985年建鎮,199?年又改街道。
研里村1950年與朱村合稱朱研鄉,1958年為朱研大隊,1959年分開稱研里大隊,1984年大隊改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