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鎮地處衢州東南部,距衢州城20公里,東鄰全旺鎮,西交長柱鄉、舉村鄉和柯城區石室鄉,北連橫路鄉,南與龍游、遂昌縣交界,全鎮總面積145平方公里,山林面積16萬畝,耕地面積8977畝,有19個行政村,154個自然村,160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871戶,17101人,其中畬、苗、回、滿、土家等少數民族109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0人,是一個集工農商林糧桔于一體的衢南重鎮,1998年被命名為中心城鎮之一。
大洲鎮以駐地為名,唐代時稱汪家村,又名荊溪,后因山洪爆發,東溪淤塞,源于漁滄的羅樟源溪水改道西流,原河道則成為陸中之洲,四面水清環繞,古稱大洲為滄洲。
大洲鎮地處丘陵半山區,南山北田,山多田肥水秀,南部山高谷深,為仙霞之脈,最高峰桃源尖海拔1438米,林業資源豐富,有林地159153畝,灌木林地15532畝,毛竹面積達65000畝,居全區第一,2000年被省林業廳授予“毛竹之鄉”稱號,森林覆蓋率達80%,用材林面積90037畝,列全區首位,其中杉木林是浙江省用材林基地之一。境內131座山塘水庫,其中最大水庫白西坑水庫,現在庫容346.4萬立方米。羅樟源、小丘源、濟源、深塘源、桐子源五源清水潺潺,縱橫穿流,不僅保證人民生活用水,更增添了山光水色。交通便利,是全旺、橫路、石室、遂昌等公路的交綴點,境內交通里程達40公里。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洲鎮經濟建設得到了發展,工業經濟已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已初步形成建材、化工、機械、水電等多門類,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全鎮現在企業227家,其中建材業7家,化工業8家,釀酒業5家,機械業11家,電站7站。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由種糧油向種花卉、藥材、食用菌等效益農業發展,初步形成花卉苗木基地3個,面積520畝,藥材基地3個,面積15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