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街道地處高新區(濱江)核心區塊,總面積29.18平方公里(不含順壩圍墾、東江圍墾和五萬二千畝圍墾土地),以浙贛鐵路為界分南北兩片。下轄20個社區(12個撤村建居社區、8個城市社區),戶籍人口62221人,轄區范圍內居住半年以上常住人口106759人。 長河是個千年古鎮,有市政府批準的歷史街區核心保護區26.5公頃,尚存長河老街、九廳十三堂、冠山寺等一些古跡;也是市政府批準的革命老區,大革命期間,就有地下黨組織活動,開展農-動,曾出過黨的六大代表。
2003年,長河撤鎮建街,依托中國互聯網經濟示范區和白馬湖生態創意城等平臺,長河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真正步入快車道。2007年工業經濟破百億,2014年實現技工貿收入245.6億元。先后獲得了省城市社區黨建工作示范街道、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省級生態街道、省級體育先進街道、省級衛生街道和省級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等榮譽。推進城市化給長河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北片以產業項目、省屬用地為主,南片以生態創意城項目為主,確保了象阿里巴巴、網易、華為等重點產業項目的落點,在為全區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做好基礎工作的同時,也促進了長河基礎設施、發展環境、民生事業等方面的進一步改善。長河的經濟發展起步于鄉鎮工業,1987年,長河鄉鎮企業總產值就超過了億元,一度成為當時蕭山的十強鄉鎮,浙江省的百強鄉鎮。街道現有3個工業區塊,總面積603畝,標準廠房54.5萬平方米,全街道現有報表企業268家,職工3萬多人。
近幾年,街道緊緊圍繞區委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戰略,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主動接軌高新,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優勢,騰籠換鳥,實現產業轉型和提升。涌現了浙江中南-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萬利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杭州長翼紡織設備有限公司、杭州奇尚商業展示系統公司等國家、省高新技術企業8家;浙江中南建設集團、杭州永利摩托車有限公司等一批國家、省、市著名商標、名牌產品的生產企業;杭州瑞德設計有限公司、中南-影視公司等文化創意企業;浙江中南鋼結構公司、杭州唐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長翼紡織設備有限公司等企業牽頭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浙江華業控股集團與浙大合作創辦浙大科技園濱江創新園已申報國家級孵化器,浙江中贏控股集團公司的生命方舟項目成功運作,杭州金屬拉絲有限公司利用空余廠房引進的杭州瑞德設計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杭州工業設計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成為傳統企業引進技術、轉型升級的典范;長河化工在江蘇連云港、江西彭澤分別設立生產基地,杭州長河發電設備有限公司和杭州立升塑膠有限公司在桐廬建立生產基地,中晟集團將生產車間遷移至蕭山,并開始著手對原有廠房進行提升改造,這些企業通過結構調整,實現了產業轉移,贏得了新的發展。
街道各項社會事業得益于城市化推進和經濟發展,近幾年也有長足的進步。通過加大社區正規化建設投入、服務型黨組織創建等軟硬兩手抓,社區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一門式服務大廳提供了便民利民服務,以“56569”為代表的智慧服務模式,更是突出了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也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延伸服務到新杭州人,形成了以創業務工人員服務中心為平臺,頗具特色的“創業安家”工程;此外,街道還是“杭州市現代化標志性教育強街道”和“杭州市街道學前教育達標”單位;建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2個市級達標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形成了15分鐘的醫療服務圈;以街道文體中心、20個文體活動場所、47個健身點為主,構成了基本覆蓋的文體活動圈;轄區還建有敬老院和工療站各1個,生態墓地2個,3個早餐廣場,2個上星級的規范化農貿市場,另有部分社區農貿市場列入每年街道民生重點工程建設,方便群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