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鄉位于縣境西南部,東與永春鄉連接,南與維登鄉接壤,西與福貢縣利沙底鄉交界,北與白濟汛鄉毗鄰,面積 318平方公里。鄉政府駐莊子村,距縣城60公里。鄉境處瀾滄江峽谷地段,坡陡谷深,地勢北高南低,江西、東兩岸高差618米。沿江氣候炎熱,山區則較冷涼。礦藏有汞、銅。鐵等,物產有當歸、木香、竹葉菜。木耳、香菌、生漆、核桃等,花卉如蘭花、杜鵑等多有優異品種。
鄉境施根登、流萊山、臘八山、新廠。咱利、拉夏洛在歷史上都屬第一區,1958年曾析出設立中路公社,1962年撤銷仍并入第一區內。1975年又將上述地區析出,再劃入維登公社的佳禾大隊,組成中路公社。1964年撤社建區;1988年撤區建鄉,成立中路鄉人民政府。設7個行政村,下轄69個自然村。1995年末,全鄉人口共2 046戶,9 592人。居民中 80%以上是傈僳族,此外有漢族、白族、納西族等。鄉內97.7%的居民屬農業人口。69個自然村中只有12個村分布于江邊河谷,有發展農業生產的較好條件;其余都分散在高山地區,土地瘠薄,氣候及水利灌溉等條件都差,糧食難于自給。鄉鎮企業落后于縣內各鄉,只有一個土法提煉桐油的小廠。交通不大便利,全鄉只有20多公里的過境公路。瀾滄江上建有二座鋼索吊橋。1995年末統計,全鄉國民生產總值的 l. 4萬元,其中第一產業 357.6萬元,第二產業3.8萬元。第三產業物萬元。貧困人口合計 1554戶,共 7 774人。全鄉現有完全小學7所、村小24所。設鄉衛生院1所,醫護人員14人。建-收轉站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