竜竜村“竜竜好在”,準確地反映了“竜竜”文化生態旅游村的特點。竜竜,在當地就是有山有水的地方。走進竜竜村下寨,就見綠樹掩映中漏出一幢幢頗具民族特色的“別墅”,“別墅”旁邊一簇簇綠得快要滴油的翠竹長得郁郁蔥蔥,兩池春水就如寶境鑲嵌在竹林下面,碧水青竹相映成趣,旁邊的茶山倒映其中,只見一級級臺地茶緩緩升上天去,似乎是當地百姓通向幸福的天梯。春風輕指,花香、茶香隨風而來,沁人心脾,林中的小鳥自由自在地唱著歌兒。這些“別墅”重樓飛閣,鱗次櫛比,一眼看去就如天上的瓊樓玉宇。寨門口一塊很有特色的石頭上,“竜竜好在”四個道勁有力的紅色大字,在綠樹、鮮花、鳥語中分外顯眼。
勐茄戶界碑立于思茅區倚象鎮永慶村與下寨村交界處。勐茄是傣語,該碑于清朝傣族土司統治時期所立,上刻“勐茄戶界碑”。一直沿用至今,現在仍然以此劃分兩村地界,該碑對于研究土司制度和民族文化建議歷史價值。
小干田茶馬古道位于思茅區倚象鎮菠蘿村委會小干田社,小干田茶馬古道所處為麻栗山,北可以至思茅、過永慶、可以直接通寧洱,南可以至西雙版納的勐旺、易武,直至國外,規模較官道小。現存該段茶馬古道保存較好,是思茅茶馬古道網絡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竜竜茶馬古道位于思茅區倚象鎮竜竜村委會境內。古道由思茅出發,過竜竜村委會是南行至西雙版納勐旺、易武古茶山的官道,可以通往緬甸、老撾、越南等國家。過去六大古茶山所產的茶,多由此道路運往思茅和內地。與周邊國家的貿易也由此路往返,同時,也是民族遷徙的路徑,對于研究民族遷徙,以及茶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菜陽河茶馬古道位于思茅區倚象鎮漁塘村委會所屬菜陽河自然保護區內,北連竜竜茶馬古道,南至西雙版納州勐旺、易武古茶山,通往緬甸、老撾、越南等國家,是南來北往的通商官道,是民族遷徙,以及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的主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