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鄉位于丘北縣西北部,西隔南盤江與紅河州的彌勒縣、瀘西縣相望。地處兩州三縣交界處,距丘北縣城56公里,全鄉轄舍得、落母、喜鵲落、卜戛、礓嚓、陸良、矣白7個村民委員會,94個自然村,聚居著彝、苗、壯、漢四種民族,是多種民族雜居的邊遠貧困鄉。2005年年末總人口18216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15774人,農業人口17782人,分別占總人口的86.6%和97.6%,彝族是本鄉的主體民族。舍得鄉所據地形為長方形。國土面積30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7642畝,最高海拔2508.1米,最低海拔870米,中心海拔2230米,最高氣溫29.2℃,最低氣溫零下7.2℃,年平均氣溫12.4℃,霜期較長。有71%居民點處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是文山州最高、最冷的鄉鎮。
鄉境內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一是有豐富的土地自然資源。舍得有19萬余畝宜林荒山,氣候冷涼濕度大,霜期長,適宜種植花椒、蘋果、花紅、華山松、洋姜、中草藥材等經濟作物,尤其是草烏種植做適宜;二是有廣闊的自然草場4萬余畝,人工草山草場6萬余畝,對養殖商品牛和商品羊有特大優勢;三是有獨特的旅游資源。我鄉旅游資源的潛力較大,羊雄山高山風光,天然草場和人工草山草場融為一體的美景,因海拔高、氣候冷涼,是游客避暑休假、觀光的好地方,被人們譽稱為文山州的“小香格里拉”。
鄉黨委、政府結合市場需求、自身發展的條件及具有的資源優勢,提出了“1142”經濟發展思路(即以畜牧業為支柱、發揮旅游類資源優勢,做大做強草烏、花椒、洋姜、核桃四個特色產業,爭取上級和外界支持,建一個山羊育肥集轉站和一個集貿市場),幾年來,按該發展思路進行開展工作,全鄉經濟穩步發展。于2005年底實現工作業總產值3018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5萬元,糧食總產量776萬公斤,人均有糧321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17元,實現生豬存欄12510頭,出欄15806頭,山羊存欄34100只,出欄27866只,大牲畜存欄13986頭(匹),完成畜牧業總產值12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