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地理及人口概況
賈沙鄉位于個舊市西部,距個舊市區24公里,地處東經102°57'至105°05',北緯23°11'至23°24'之間。東與我市錫城鎮接壤,南連我市保和鄉,西與建水縣坡頭鄉為鄰并與元陽縣南沙鎮隔紅河相望,北接我市乍甸鎮和建水縣普雄鄉,東西寬約13公里,南北長約24公里,全鄉國土總面積316.5平方公里。
賈沙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山區貧困鄉。全鄉轄賈沙、圍墻、普灑河、他白、丫沙底、水塘、陡巖、克勒、松云、民云、白云11個村委會,70個村民小組,68個自然村分布在轎頂山脈和檬棕山脈兩匹梁子上,全鄉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轎頂山2513米,最低海拔在阿邦村260米,高差2253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區立體氣候特點,年均氣溫15°C,最高氣溫18°C,最低氣溫0°C,年降雨量900—1200毫米。
賈沙是一個民族聚居的山區鄉,境內居住著彝、漢、傣、壯、苗、回、哈尼、蒙古、瑤9個民族,總人口20944人,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的81.4%。
二、社會與經濟發展
賈沙鄉地處邊遠偏僻的山區,交通閉塞、通信落后、教育、科技、發展緩慢,多年來經濟發展處于全市最低水平,是全市最貧困的一個山區鄉。由于全鄉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一九九五年被列為云南省506個扶貧攻堅鄉之一。實施扶貧攻堅以來,全鄉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鄉黨委、鄉政府的領導下,在市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支持幫助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團結協作、開拓進取,通過艱辛的努力,使扶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經濟發展實現了逐年增長,社會各項事業有了明顯的進步,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2005年全鄉社會經濟總收入達到6711萬元,是1995年2119萬元的3.17倍,農民人均純收入1896元,是1995年654元的2.90倍。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民生產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為今后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堅定了全鄉干部群眾團結拼搏、開拓進取、萬眾一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