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爾賽鄉位于墨玉縣西北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西北 27 里。北臨塔克拉瑪沙漠邊緣;東北與四十七團場部為鄰;東南與奎雅鄉、普恰克其鄉相連;西與雅瓦鄉相接。地域為東經 79°33′— 79°40′,北緯 37°23′— 37°34′,海拔高度 1298 米— 1350 米。耕地 61775 畝,草場 畝,轄 32 個村委會, 158 個村民小組, 8280 戶, 35447 人。其中維吾爾族 35364 人, 占總人口的 99.8% , 漢族 83 人, 占總人口的 0.2% 。全鄉非農業人口 1312 人,F有一個馬場。
建縣前后皆為喀爾賽明,一九三七年后為墨玉縣第七區。一九四四年以后為惠民鎮、光明鄉。一九四八年后為光明鄉,下轄塔巴克、布拉克、好希阿瓦提、其來克、巴扎、巴下阿瓦提、白阿瓦提共八村。解放后,改為第六區,下轄哈孜艾黑力、下力太熱俄、胡西庫力、衣艾阿瓦提、河許阿瓦提,共五個鄉。公社化后第六區和第七區合并,成立紅旗人民公社。一九七八年改用傳統地名,稱喀爾賽。一九八四年改為鄉,鄉政府駐地庫拉買里。
清代,本地是一片荒灘,清末和民國初年始有人在此定居。據說當年泉水很多,四處涌溢,直至今日本鄉灌溉農田仍以泉水為主,人們稱這里為喀拉賽依,以后音變為喀爾賽(即黑水灘,維語中稱泉水為黑水)。
本鄉位于墨玉西北,地形南北狹長,形如柳葉。中部為老農區,大多為灌淤土,邊緣部分臨近沙漠,皆為風沙土,荒灘多為鹽堿地。屬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元月份氣溫 -6.9 ℃,七月份氣溫 26.2 ℃,年平均氣溫 11.7 ℃,極端最高氣溫 40.3 ℃,極端最低氣溫 -26.1 ℃。年平均降水量 36.2 毫米,年平均蒸發量 2625.3 毫米,無霜期 190 天左右。因臨近沙漠,夏季有干熱風和大風沙侵襲莊稼,對農業生產有一定危害。但本鄉光熱充足,水源豐富,歷來是我縣主要產糧區。但是鹽堿灘、沼澤地較多;哪皆輬鲐S富,也是我縣重要牧業區。本鄉灌溉水源主要來自喀爾賽泉水,其源始于阿克薩拉依鄉五管理區,向北經喀爾賽溝,并匯集溝內大小泉眼,注入喀爾賽水庫?栙惞喔雀汕朗灼鹱钥栙愃畮,全長 20 公里,可灌溉 6.95 萬畝農田。
本鄉經濟農牧并舉,為我縣重要產糧區和牧業區。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甜瓜、葡萄、向日葵、啤酒花、紅花。.
2014年,新疆墨玉縣喀爾賽撤鄉建鎮大型夏特麗克麥西來甫在喀爾賽鄉隆重舉行,標志著喀爾賽鄉正式撤鄉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