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薩爾縣位于天山山脈東段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北緯43°30′~45°30′,東經88°30'~89°30′,東同奇臺縣為鄰,西與阜康市接壤,北越卡拉麥里山和富蘊相連,南以博格達山分水嶺同吐魯番市、烏魯木齊縣為界。縣城距烏魯木齊公路里程165千米,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200千米,東離伊州550千米,吐烏大高等級公路、國道216線及省道303線貫穿全境,交通便利。
吉木薩爾意為“金滿城”,漢(74年)置戊校尉,耿恭屯田,為西域門戶;唐(702年)設北庭都護府,為天山北麓的政治、軍事中心和交通樞紐;元設行尚書省,改稱別失八里;清稱濟木薩,1902年建孚遠縣,1950年,屬迪化專區,全縣設置5區、2街,5區:一區(北庭區)、二區(后堡子區)、三區(三臺區)、四區(泉子街區)、五區(大有區),2街:縣城街和三臺街,轄17個鄉。1954年2月,歸烏魯木齊專區管轄,縣名由孚遠改稱吉木薩爾縣,轄7區24鄉。1956年,設吉木薩爾鎮。1958年,改屬昌吉回族自治州,撤區、鄉,建立東風、國慶、三臺、泉子街、天山、紅旗6個公社。1959年又建城鎮公社。1964年,紅旗公社改制為地方國營農場(歸天龍總場,1975年又劃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1965年,城鎮公社復建為吉木薩爾鎮,時轄1鎮5公社。1981年,東風、國慶、天山公社更名為二工、北庭、大有公社。1984年,吉木薩爾縣恢復鄉鎮建制時,從三臺公社析出老臺大隊、慶陽湖大隊分別建立老臺鄉、慶陽湖鄉;從大有公社析出新地大隊建立新地鄉;三臺公社變更為三臺鎮,至此轄2鎮7鄉。1995年,泉子街鄉撤鄉建鎮;2001年,北庭鄉撤鄉建鎮;2010年,二工鄉撤鄉建鎮;2012年,大有鄉撤鄉建鎮;2022年設立五彩灣鎮。
縣域總面積8848平方千米,南部山區面積436平方千米,以云杉為主的針葉林,四季常青,豐富的水草是天然牧場,中部平原面積2828平方千米,占縣域面積的22%,是吉木薩爾縣主要農作物種植區。北部屬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達6719.9平方千米,占全縣面積的53%,沙丘多呈北西向展布的壟狀,鏈狀及少量新月狀沙丘,洼地上生長著耐旱的梭梭、檉柳、小灌木等植物。
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30余種,素有“油盆煤海氣庫”之稱,預測石油資源量18億噸、天然氣1000億立方、油頁巖46億噸、煤炭儲量1600億噸以上。農特產品豐富,享有中國“白皮大蒜之鄉”“高淀粉馬鈴薯之鄉”“黑加侖之鄉”“紅花原產地之鄉”的美譽,注冊有吉木薩爾大蒜、紅花原產地證明國家商標,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家,新疆著名商標3家。野生動物有野驢、黃羊、普氏野馬等。主要景點有北庭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AAAA級景區)、千佛洞景區(AAAA級景區)、車師古道景區(AAA級景區)、古海溫泉景區(AAA級景區)、庭州灣公園(AAA級景區)、天地園(AAA級景區)、北庭園(AAA級景區)、吉木薩爾北庭國家濕地公園(AAA級景區)。屬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降雨量少,日光充足,空氣干燥,晝夜溫差大,春夏季多風,四季分明,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754.1小時,年平均氣溫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