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涌泉寺為“閩剎之冠”,又是全國重點寺廟之一,為福州五大禪寺之一。寺建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之下,海拔455米處,前為香爐峰,后倚白云峰,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奇特建筑格局。涌泉寺的故地原為“華嚴寺”。唐五代后梁開平二年(公元908年),閩王王審知延請國師神晏主持修建新寺,寺成立后賜名“國師館”。因在天王殿前有羅漢泉,后梁乾化五年(公元915年),改名為鼓山白云峰涌泉禪院。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稱涌泉寺。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和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寺兩次毀于火。萬歷、天啟間相繼修復。清順治初僧元賢又主持重修。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頒賜的御書“涌泉寺”泥金匾額至今仍高懸于天王殿寺門之上。涌泉寺占地約1.7公頃,仍保持著明清的建筑風格。現存的主要……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