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墓寇準(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華州下邽(下邽,讀音:xiáguī,今渭南市)人,北宋政治家,太平興國時進士。他歷四朝,為官近40年,清正廉潔,剛直不阿,頗具民族氣節。寇準從小就非常聰明,七歲時隨父登華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詩句。19歲時赴汴梁(開封)會試就被錄取。開始任大理評事,由于政績顯著,升任大名府成安軍,遷殿中丞,后又被提為尚書虞部郎中。因他剛直不阿,敢于向皇帝犯顏直諫,所以宋太宗就稱贊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征也。”宋真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遼軍有大舉進攻之勢,寇準被詔回朝任宰相。他反對王欽若等南遷的主張,力主抵抗,促使真宗往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與遼訂立澶淵之盟。不久被王欽若排擠罷相。晚年再起為相。天禧四年(公元……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