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诱惑av_古典武侠第一页久久777_蜜桃一区二区三区_色悠悠久久_久久天堂_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內蒙古自治區旅游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古跡介紹

趙寶溝遺址
  趙寶溝文化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保存較好的趙寶溝文化類型的遺址有:敖漢旗新惠鎮東北25公里高家窩鋪鄉趙寶溝村北、興隆洼文化遺址西南500米的小山遺址、敖漢旗燒鍋地、南臺地等。趙寶溝文化與興隆洼文化前后銜接,其原型形成于興隆洼文化中晚期。趙寶溝遺址面積約9萬平方米。房址平面呈方形或正方形,也有呈梯形,皆為半地穴式建筑,成排分布。與興隆洼文化相比,趙寶溝文化的聚落規模明顯增大,但二者在社區布局方面有很強的共性,如房址均成排分布,面積有大小之分等。這些共性與地域相同、技術水平相近、文化之間具有直接性傳承關系等多種因素有關,但更主要的應歸結為相近的經濟模式。趙寶溝文化石器的主要特點是磨制器與豐富的細石器共存。石質的生產工具主要有尖弧刃石耜、扁平體石斧、弧刃石刀、磨盤和磨棒等。可以看出趙寶……[詳細]
老虎山遺址
  涼城岱海地區有30多處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其中老虎山、園子溝遺址引起國內考古專家的極大重視,前者已經列入了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者曾被列為1987年全國考古新發現。老虎山遺址座落在岱海西北部30公里的永興老虎山南坡上,北依蠻漢山,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該遺址從1982年起由我區著名考古專家田廣金開始組織發掘,經過一年時間基本完成外業任務。經發掘和勘探查明。遺址四周有高出地表的石墻環繞,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僅發掘半地穴房址達60多座,分布在高低不等的幾級臺地上,每個臺地上的半地穴式房子以兩三間為一組排列,房門多向東南。這里先后出土了200多件陶器、石器和骨制品,陳列在遺址陳列室內。此外發現了全國唯一完整的鬲體系文物,從尖底至圓底鬲無一缺少,這為探討鬲的起源及發展提供了極其……[詳細]
第四紀冰川遺址
  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寧城縣等地多處發現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冰臼群及其冰石林、角峰、石河等是“國內外目前發現的數量最多,分布最廣,形態各異,保存完好,特征十分明顯的古冰川遺跡。在國內外實屬罕見,堪稱‘世界奇觀’”,第四紀冰川期是“在地球上驟然出現的第三次大寒冷期”,不但高緯度地區為冰川覆蓋,就是中緯度地區也出現寒冷氣候,并在山區發育山岳冰川”,首先發現廬山第四紀冰川遺跡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1931年,他帶領北京大學師生來到廬山實習后發現,1932年至1933年對廬山第四紀冰川遺跡進行系統調查,他認為廬山有許多第四紀沉積物,一些特殊地貌形態,不用冰川作用作科學解釋,是解釋不通的。他經過詳細而系統地研究,深信廬山在第四紀時期發生過多次冰川活動,1932年發表《揚子江流……[詳細]
桌子山巖畫群
  桌子山巖畫位于烏海市城東,主峰海拔高度2149.4米。山脈主體呈南北走向,長約75公里,東與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接壤,西距穿越市區的黃河約2公里。桌子山山勢雄偉,峰巒迭起,巍峨壯觀,因其主峰山頂較平坦,遠眺貌似桌子狀,故得此名。在桌子山脈諸多山溝的懸崖峭壁和溝畔石灰巖磐石上,殘存著無數古代巖畫的遺跡,稱為桌子山巖畫。桌子山巖畫總面積有16000多平方米,1973年由烏海市牧民在放牧時發現的,巖畫內容多為太陽神等人面像、動物圖形、狩獵圖、符號等,每幅巖畫單獨成畫,神態各異,是國內罕見的出土巖畫。桌子山巖畫創作于新石器時代,每幅畫都是刻磨而成,是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的歷史文化遺跡。特別是人面像巖畫是中國和世界人面像巖畫之精華,反映人類童年時代豐富的想像力和對生活的美好愿望。巖畫被稱為是人類最早的畫布,……[詳細]
應昌路故城遺址
  應昌路故城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達日罕烏拉蘇木達里諾爾畔,又名魯王城, 元史記載,特薛禪原住呼倫貝爾草原的額爾古納,協從成吉思汗起兵,其女為成吉思汗的原配夫人,1214年,成吉思汗在達里諾爾湖駐夏,將賽罕壩、達來諾日、熱水塘以北,西拉沐淪河以南至圍場北部分封給特薛禪的兒子們,1270年,弘吉剌氏斡羅陳和他的妃子囊加真公主向朝廷請求在達里諾爾湖邊建城以居,得忽必烈應允,建城設應昌府,后升為應昌路,1287年4月,忽必烈率軍50萬征討乃顏,駐蹕應昌路。1295年,特薛禪重孫蠻子臺奉命討伐叛軍海都篤哇,一戰告捷。元成宗晉封蠻子臺為魯王,統領山東濟寧路,自此,人們稱應昌路為魯王城。正式建置于元朝二十二年(公元1271年),是元代弘吉刺部所建的城郭,在元代,它與大寧路、全寧路同為塞北三大歷史名……[詳細]
呼倫貝爾金剛寺
  看點金剛寺與中原的眾多寺廟相比,規模并不大,其建筑年代也只有十幾年,但是其建筑過程極富傳奇色彩,主持俗名張春信,戒名能忍,法號果,1990年前他只身來到扎蘭屯,身上只有兩角錢,如今金剛寺香火盛旺,他的虔誠終換來善果。金剛寺始建于1985年。寺院占地6千平方米,寺內以大雄寶殿為主殿,年被兩個方向依次建有藏經閣、天王殿、青龍閣及觀音殿。座座殿堂巍峨矗立,雕梁畫棟,壯美多姿的檐牙翼角與每座大殿前的青銅寶鼎交相輝映,古樸壯觀。殿內供奉著大小圣像46尊,其中銅制佛像37尊,其余是漢白玉像。金剛寺不僅規模恢宏,建筑瑰麗,佛家圣像一應俱全,而且有幾尊圣像在國內佛教界為獨有,寺內還珍藏有佛家珍貴的經典。大雄寶殿供奉著釋迦牟尼三世銅像,高2.5米,三首渾于一體,造型奇特。據介紹,這尊圣像在國內為首尊;長5.6……[詳細]
古哲里木會盟地遺址
  古哲里木會盟地遺址哲里木會盟地位于吐列毛杜鎮境內,后依哲里木山,前臨霍林河,西望奎屯罕山,東視罕查干山的-原中央。是從扎魯特、巴林、巴仁哲里木山谷,經今霍林河煤礦至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必經之路,從準哲里木山谷,經科右前旗至寶格達山與蒙古接壤,從阿貴山谷經六戶可至烏蘭浩特、嫩江,向南沿霍林河經巴彥呼舒可至通遼等地呈“五岔溝”型,是軍事戰略要地和物資集散地。據史料記載,該處曾為遼、金時代的重要關隘。金長城、金東北路招討司駐所要塞古跡至今明晰可見。會盟地西為遼臨潢府境地,東屬金泰州管轄。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將嫩江科爾沁的圖什業圖、札薩克圖、蘇鄂公、扎賚特、杜爾伯特、達爾罕、博多勒噶臺,賓圖、前郭爾羅斯、后郭爾羅斯4部10旗,北從寶格達山,南至沈陽北柳條邊墻,西由特格罕山,東到哈爾濱、長春等地……[詳細]
48、匯宗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匯宗寺
  匯宗寺位于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縣城北部。300年前,在廣闊無垠的內蒙古大草原的南端,崛起了一座氣勢恢宏的建筑群落,它就是曾經聞名中外的多倫諾爾匯宗寺。匯宗寺遺址只有原來匯宗寺面積的1/20。匯宗寺是教格魯派寺廟,也就是俗稱的喇嘛教寺廟。喇嘛教就是指藏傳佛教,它分為多種教派,最初主要有寧瑪(紅教)、薩迦(花教)、本布(黑教)、噶舉(白教)等。喇嘛教傳入內蒙古地區是在十三世紀初,也就是元朝初年,先后由花教和紅教占統治地位。至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年),針對紅教的不太守戒律等做法,西寧人宗喀巴對喇嘛教進行了一次改革,主張“敬重戒律”,提倡苦行,不娶妻,禁飲酒,戒殺生等。其繼承衣缽的方法則以“轉世”代替“父子相傳”。宗喀巴創立新的宗派后,為了與紅教相區別,便穿黃衣戴黃帽,因此被稱為黃教,通常也……[詳細]
黑帝廟遺址
  黑帝廟遺址黑帝廟又稱遐福寺,位于巴彥呼舒鎮,建于清乾隆年間。是一處布局嚴謹、建筑宏偉、殿堂輝煌、景色幽靜的建筑物,廟外觀以石砌成,白壁紅邊,它把漢式的坡頂、斗拱、方亭和藏式平頂,梯形窗、異形柱等結合在一起,整體形象生動和諧,構成了漢藏結合的藝術風格。整個殿頂黃金鍍瓦,在陽光下金光四射,燦爛奪目。寺廟頂部四角設有銅制錦金經柱,以示頂天立地。前部墻頂部正中有銅制錦金0和面對面而立的神鹿像,以示長壽萬年。殿堂內部全為紅漆明柱,各柱上圍裹著各種絲質飄帶、幢、幡等。天花板上繪有古代龍鳳圖案。畫柱雕梁繪有佛經故事。正堂正門上方,懸掛著漢、蒙、藏四題合壁的《遐福寺》匾額,一方《大經堂》位于正殿前部,為--集中誦經的場所。殿內兩側墻壁上掛滿了絲織或彩畫佛像,緊靠兩側擺著博克達-用過的以檀香木做成鋪有黃蟒緞墊……[詳細]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位于市區舊城北門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間,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當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遷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們漸漸在這里站穩了腳跟,并建造了這座規模宏大的清真寺。位于市區舊城北門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間,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當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遷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們漸漸在這里站穩了腳跟,并建造了這座規模宏大的清真寺。該寺占地4000平方米,坐東向西的格局表現出對圣地麥加的尊崇。大經堂大殿是清真寺的主要建筑,高大宏偉,莊嚴肅穆,在大殿柱子上刻有《古蘭經》-,穹頂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風格。后院有講堂、穆斯林浴室等,院東南側有一座灰色塔樓,樓高33米,六角攢尖頂,樓內有木質樓梯,登樓可眺望全市風景。清真大寺內的裝飾紋樣都用阿拉伯文、幾何線紋和各種植物做題材……[詳細]
福峰山遼代石窟
  福峰山,遼時稱臺香山,清為阿圭山,現俗稱-洞山。福峰山位于頭道營子鎮西南3公里處,是打虎石旅游景區的一部分,由主峰望兒城、福峰山和石山三部分組成。山勢雄偉,峰險洞奇,風光旖旎。福峰山高大挺拔,巍峨險峻,從東向西望去,整座山就像一只臥鳳,頭東尾西,恬靜、安祥的爬臥著。福峰山山勢有急有緩,從東南面可以直接攀援而上,其間怪石突兀,陡峰峭壁。東嶺山口處,一巨型花崗巖石,上邊分別用漢、滿、蒙三種文字雕刻“福峰山”三字,線條流暢,刀法簡練,美觀大方。在距山門不遠的平臺上,建有福峰山廟,香火盛極一時,只可惜毀于近代0,現只剩下廟的遺址。石山,位于福峰山東側,山上有遼代開鑿的五大石窟,巨石的上方為“佛爺洞”,由此沿著陡峭的石梯向北是“響洞”,它是五個洞中最大的一個,置身洞中,說笑時有空曠的回聲,響洞的右下方……[詳細]
遼陵及奉陵邑
  遼陵及奉陵邑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遼代的帝陵可以確定的有祖陵和慶陵兩處。祖陵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陵墓,位于內蒙古巴林左旗遼祖州城址西北2公里的山谷中。慶陵是遼圣宗耶律隆緒、興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三帝及其后妃陵的總稱,位于內蒙古巴林右旗江慶州城遺址北約10公里的大興安嶺中的王墳溝。祖陵所在的谷口山峰陡立,筑有土墻和守衛建筑。谷內林木參天,環境清靜幽雅。石塊壘砌的陵墓地宮的墻身遺址已暴露在地表,山坡下尚存有享殿遺址。谷口東側的小山頂有一個石雕的大龜趺,在附近的殘碑石上,刻有工整秀麗的契丹大字,是研究契丹史的重要資料。奉陵邑祖州城分內外兩城,周圍約2公里,殘垣高約6米。外城的四個城門遺址尚存,東門和北門可以見到甕城的遺跡。內城有幾處高大的臺基,西北角現存有一座石房子。內城的南門有直通外城南……[詳細]
康熙平定噶爾丹紀功碑
  康熙平定噶爾丹紀功碑原稱圣祖御制崇福寺碑,位于呼和浩特市舊城席力圖召和小召(崇福寺)內。清康熙皇帝平定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噶爾丹叛亂后,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御制刻碑,用以紀念平叛的勝利,表彰兩寺-助戰功績。石碑兩通均用滿、蒙古、藏、漢四種文字銘刻,各書兩石,每面分刻一種文字,每石各建有一座八角攢尖頂式碑亭。碑文敘述平叛經過及意義的文字相同,但分別表彰兩寺-功績的文字稍異。席力圖召的石碑尚存原地;小召的石碑已移存內蒙古博物館內。碑文記載賜予小召的甲胄、寶刀,過去每年春節公開展覽,名為晾甲,屆時傾城出動前往觀賞,今亦由內蒙古博物館收藏.有蒙藏文碑一塊現存于呼和浩特市席力圖召廟,滿漢文碑一塊存于內蒙古博物館,用四種文字刻寫,內容基本一致。現將漢文碑文抄錄如下:朕惟歸化城為古豐州地,山環水互,……[詳細]
后召廟遼石窟寺
  石窟開鑿在谷內南向的陡壁上,窟前有大殿,面闊7間,進深3間。窟分中、南、北三窟,均較完整。中窟正中為釋迦佛涅槃像,俗稱臥佛,佛像兩側有菩薩及弟子像,作痛哭流涕狀,形象逼真,惜已殘損。南窟刻有釋迦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及力士像。北窟分南北兩小室,北小室雕像同于南窟,南小室的佛像兩下側方,刻有契丹裝束的供養人浮雕像,其旁浮雕力士像一對,面目猙獰,腳著長靴,頗有地方特色,谷口兩側巖壁上,亦各刻有力士浮雕像一尊,造型渾厚粗獷,石窟門外上端刻有“真寂之寺”門額,應是遼代寺名。召廟跨靈巖山分別建成前召和后召,石窟群則位于后召。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當年的石窟部分以及清朝時續建的七間唇殿保存十分完好。大殿的東側,穿鑿于東北、西南走向的石崖上,面向東南,這個特征正好與契丹民族的“……[詳細]
納林塔秦長城遺址
  長城—納林塔秦長城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鄉南山梁上,是秦昭襄王為抵御匈奴而筑的長城的一段,南起陜西神木縣,經此向北到準格爾旗,全長40余公里。其中納林塔長城遺址是伊克昭盟境內保存最好的一段,用自然石片壘筑。遺跡高1.7米,寬3米多。渭源境內的秦長城,是戰國時期秦昭襄王滅義渠戎以后所筑的,是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長城地段之一。西起臨洮東三十里鋪的殺王墳,從東峪溝長城坡,上陽山進入渭源縣境內,經地兒坡、樊家灣、文昌宮、秦王寺、石堡子、陳家洼、方家梁、城壕、高咀山、馬家山、下鹽灘、陽山等四個鄉鎮十四個村盤垣三十七公里,從野狐灣進入隴西縣境。這段古老的長城,大部分地段殘高在3米左右,少數地段超過十米,沿城垣起伏,每隔一里有小烽燧,十里一大烽燧,雄偉壯觀。城垣下夯層清晰,秦瓦遍地。長城腳下……[詳細]
巴彥淖爾阿貴廟
  阿貴廟位于蹬口縣沙金套海蘇木境內的狼山山脈中,座落在漢代古城雞鹿塞西邊的溝內,是內蒙古地區紅教-的唯一寺廟。阿貴廟建于清德宗光緒三年(1877年),藏名為“拉西任布?嘎定林阿貴”,清朝改為“宗乘寺”,并于民國元年(19l2年)懸刻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的大匾一塊。阿貴廟是典型的藏式建筑。共建有大雄寶殿及陪殿等981間,并建有招待所13處,-住所千余間,南大殿門上鑲有“宗乘寺”匾額。殿內供奉釋跡牟尼像。陪殿內供有紅教派本尊達不仁和生象。阿貴廟依山臨隔水而建。山上青蠻迭翠,清溪瀉玉;寺前清流緣漪,碧波蕩漾;周圍山花繽紛,芳香醉人,綠樹成蔭,百鳥和鳴,一派天然風水寶地。多年來,它以其宏偉壯麗的建筑,美好的傳說和仙境般的自然地理環境,吸引了無數宗教僧侶、游人和考古學者。粉碎“-”后,人民政府雖拔款……[詳細]
圖什業圖王府遺址
  圖什業圖王府遺址坐落在科爾沁草原風水寶地——代欽塔拉五角楓景區,王府建在離巴彥呼舒鎮東北20公里處的代欽塔拉草原,距今已有130余年的歷史。這里獨具特色的生態環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古老神奇的圖什業圖王府是模仿北京紫禁城修建的,其建筑堪稱科爾沁蒙古族建筑藝術的奇跡,是蒙古族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每當人們提起它,都會為科爾沁草原悠久的歷史文化,為科爾沁右翼中旗深厚的歷史底蘊,而感到無比自豪。王府的整個建筑群規模及風格,吸納了內地漢式建筑的坡頂、斗拱、隔扇間房、彩刻門窗、雕梁畫棟、飛檐翹脊、廊腰曼回的風格。整體建筑主要由王宮(中院)三個衙門、游樂場所、佛事經常等構成。占地面積為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4800平方米,共有150間房屋。王宮大院東北建有一座人工假山—……[詳細]
集寧路古城遺址
  元代集寧路古城遺址,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鄉土城子村,北鄰110國道,南靠黃旗海,西距集寧區25公里。古城建于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原系金代集寧縣,為西京路大同府撫州屬邑,是蒙古草原與河北、山西等地進行商貿交易的春市場。元代初年,升為集寧路,屬中書省管轄,下轄集寧一縣。城內曾有皇慶元年(1312年)所立《集寧文宣王廟學碑》。1988年6月,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40米,東西寬640米。古城東、北墻保存較好,寬5-6米,殘高0.5-2.5米。西、南墻破壞嚴重,已模糊不清。東、西墻各設一門,東門位于東城墻北段,外置方形甕城。西門設在西城墻中段,外置馬蹄形甕城。南門情況不詳。城內道路六縱七橫,將古城分為三十一個單……[詳細]
吐列毛杜古城遺址
  時代:金吐列毛杜古城遺址,位于內蒙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鎮的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90公里,東臨突泉縣寶石、學田鄉,是金代東北方的重鎮。城內西北處有一水井,西南角房舍十分集中。細心的人在城內能拾到陶瓷片、銅錢及鐵器殘件。東城為十分規整的長方形,周長1410米。城北有城門,東墻有一便門,城外有寬約5米的護城河。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巴彥汗日本關東軍毒氣試驗場遺址
  日本關東軍毒氣試驗場遺址位于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的巴彥汗,是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地區設置的最大的-試驗場,現為國務院公布的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內蒙古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巴彥汗日本毒氣實驗場遺址建于1940年,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托海鎮,處于巴彥汗山(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最高山”)西部,北與海拉爾區哈克鎮相鄰,與哈克站相距10公里;東北連巴彥嵯崗蘇木,東南、西部與錫尼河東蘇木接界;西、西北部與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接壤。實驗場得名于巴彥汗山,是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地區設置的最大的-實驗場,土筑遺構約有千余處,分布在近110平方公里的草原上,是控訴侵華日軍侵略罪證的有力證據。這些工事主要有塹壕、交通壕、汽車和坦克掩蔽部、單兵坑、指揮所、大小牲畜及小動物坑……[詳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一级黄色片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在线va|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忘忧草 | 欧美日韩中|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99在线免费视频 | 日韩激情综合网 | 欧美三区 | 99热播在线 | 亚洲精美视频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vr | 在线不卡日本 | 国产美女视频网站 | 黄色成人av | 成年人性视频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 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视频久久精品 | 国产无套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韩成人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在线视频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 夜夜操av| 男人的天堂久久 | 依人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 正在播放国产一区二区 | 成人在线www |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91在线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国产激情第一页 | 亚洲一区久久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 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