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神廟西側,有一座小山丘,古時叫做章丘。這大約10多米高的山上有一座小亭。唐宋時這里是三面環水,“前臨大海,茫然無際”,人立亭中,當然是觀賞海景、對大海抒懷的最佳位置。據有關史書記載,古代這山崗的階梯共108級,但如今僅余72級崗階了。這里東連獅子洋,煙波浩渺,夜幕漸退,紅霞初現,萬頃碧波頓時染上一層金光,一輪紅日從海上冉冉升起之際,有一半仍沉在大海之中,吞吞吐吐,此景象壯觀極了——這就是歷史上宋元羊城八景之一的“扶胥浴日”。難怪當時有眾多的文人墨客游完南海神廟,喜歡黃昏泛舟于此,第二天拂曉時分才登上古亭觀日出呢!北宋紹圣初年(1094年),大文豪蘇東坡被貶至嶺南途中,在廣州停留,慕名拜祭南海神。他登上浴日亭,驚嘆這大海的壯闊,太陽的輝煌,天地的浩茫,廟宇的古樸,便感懷身世地寫下了“南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