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峰塔位于河源市源城區南堤路,面臨東江與新豐江交匯之處,因其建在龜峰山上而得名。龜峰塔建于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明萬歷三十年維修。塔為六角七級樓閣式磚塔,通高42.6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剎組成。外觀七層,塔內分為一明一暗,計十三層。每層辟真門一個,穿門繞平座折上可登臨各級。塔身每層外面都砌有仿木構件的柱、額、半拱和假門等。疊澀磚檐、平座,各層平座頂面寬度不一,平座上設有木制勾欄。一層塔檐上邊有浮雕花紋,塔身自上而下逐級內收,塔下副階周匝。龜峰塔紀年明確,為研究嶺南宋塔提供可靠的依據。傳說神仙因同情終年為水所害的河源人,萌發了惻隱之心,在新豐江與東江匯合的地方放了一只大水龜,讓它變成一個山包,然后建一座塔以鎮水妖。故此山稱為龜峰山,塔名曰龜峰塔。該塔建于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是……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