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州老城始建于五代時期,是我國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頭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古城是明初修建的。古城南面懸崖絕壁下是滔滔黃河;東西被甘露、馬家兩溝相夾;北部與高粱山、五里墩一脈相承。府州古城依靠險要地勢,進易攻,退易守;其獨特的地勢和精美的建筑形式為中華古堡之精華。府州古城始建于唐、宋之間,后經多次修葺。城墻周長2320米,形似靴狀,墻高7.2米,夯土石砌,城垛以磚砌成,城內面積22.4萬平方米。古城置東、西、南、北四大門和小南門、小西門兩小門。六道門上原均有城樓,南、北大門和小西門設甕城。城內原有橫貫東西的主街2條,縱橫成網的坊巷12條,店鋪林立、商號甚多,是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鐘樓位于古城中心,東有文廟、城隍廟、魁星樓、鼓樓等;西有關帝廟、祖師壇、觀音殿、二郎廟等;南有……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