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蓋寺位于商州市鎮安縣西北約20公里的云蓋寺鎮(簡稱云鎮),原寺為唐僧人妙達所建,由于修建時有片云彩長年不散,而建好后才散去,因此得名云蓋寺,明嘉靖和清乾隆年間重修,原有9樓18殿,僧人千余,曾是陜南香火旺盛的名剎,由山下和山上兩部分組成,山下部分在現鎮政府所在地,現僅存云蓋寺大殿。鎮南風凸山上原有高林寺(曾稱高廟寺)廟殿十一間(后殿3間;中殿3間;前殿5間),但都毀于戰亂和文革。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群眾捐資重修了土地廟、祖師廟、觀音廟、龍王廟和財神廟五座廟供群眾參拜。云蓋寺鎮安素以多山著名,道路崎嶇,山重巒疊。唐代詩人賈島的《題安業縣詩》即詠這里的地形:“一山來了一山迎,百里都無半里平。宜是老禪遙指處,只堪圖畫不堪行。”寺右有白侍郎洞,相傳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到此,與賈島吟詩唱和。寺左山上有瀑布泉,飛瀑直下,濺珠噴雪,為此地一大景觀。 靈崖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開辟為旅游點。在鎮安縣云蓋寺鎮那里有一條老街,至今還保存著一些明清時期修建的民宅。那里沒有如織的人流、喧囂的車鳴和嘈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