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诱惑av_古典武侠第一页久久777_蜜桃一区二区三区_色悠悠久久_久久天堂_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紅色旅游景點

金石真烈士故居
  金石真(1901—1929),原名學清,又名石聲,永嘉縣楓林鎮外垟村人。從1907年起,先后在本地私塾和廊下小學讀書,1919年2月考入溫州省立第十師范學校。在校期間,同金貫真、金省真等一起閱讀進步書刊,開展各項宣傳活動,積極響應五四運動,宣傳新文化新思想。1923年畢業后,因擅長體育,翌年考入上海東亞體育專科學校。1925年畢業,受聘于母校溫州省立第十師范學校任體育教員。教學期間,他積極參加“溫獨支”領導的革命活動,并由胡識因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四一二”-政變之后,國民黨-包圍了他住處,搜走了革命書刊。金石真在進步師生的掩護下避入廚房,在廚工的幫助下翻墻出逃。之后,他與金貫真、胡識因、金省真等一起赴蘇,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軍事班,后轉到炮兵學校學習。1929年春奉命回國,受中共中央指派擔任……[詳細]
紅軍挺進師與浙南紅軍游擊隊會師地舊址
  1936年7月下旬,粟裕率領挺進師主力從慶元來到瑞安西區(今屬文成縣)。中共浙南委員會委員黃先河等從包垟趕至公陽村找到粟裕,并隨軍在泰順、福鼎邊界山區找到了劉英,向其匯報了浙南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的情況。9月,粟裕率領200多名挺進師戰士,離開福鼎、泰順邊界山區向平陽進發。挺進師到達山門時,粟裕率領紅軍挺進師一部與陳鐵君率領的活動于瑞平邊浙南紅軍游擊隊在平陽、瑞安交界的葛藤湖會師。當日,兩支隊伍移師包垟,進駐包垟宮。隨后,中共浙南委員會書記葉廷鵬、平陽縣委書記鄭海嘯趕赴包垟與粟裕會晤,匯報了浙南和平陽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并主動提出接受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領導,使浙南游擊根據地擴展到平陽北港和飛云江中游南北兩岸。 紅軍挺進師與浙南紅軍游擊隊會師地舊址,位于平陽縣龍尾鄉包垟村,處于瑞安龍湖、文成公陽……[詳細]
靈家山革命堡壘村紀念碑
  1935年冬,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駐泰順東部及鄰縣邊區,開創革命根據地。靈家山村作為泰平區革命根據地的心腹地帶,是紅軍挺進師的常駐地。靈家山群眾幫助紅軍在此搭建的草屋多達22座,并建立了谷公寮交通站。1936年4月,中共瑞平泰縣委泰平區委靈家山黨支部成立,書記周爾有,領導靈家山、古銅坑、乾頭仔3個村的十幾名黨員開展革命工作。當時總人口120余人的靈家山村,為紅軍送信、買糧、放哨的就有30人。是年 10月,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在淡竹洋遭敵圍攻,兵分兩路撤至靈家山休整四天,并總結了經驗教訓。1937年2月峰文戰斗后,紅軍挺進師戰略轉移,離開了泰平區革命根據地。紅軍戰士周爾趙在戰斗中英勇犧牲。國民黨軍乘機對這一地區進行大規模“清鄉”。四月底,雙溪口山洞“醫院”目標暴露,在地方黨組織的安排……[詳細]
溫州市翠薇山烈士陵園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遺志,更好地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市政府決定在鹿城西隅翠微山巔,興建革命烈士公墓,于1952年,建成了占地950平方米,建筑面積551平方米的墓、碑、亭等。爾后經多次改建,分別于1962年拆除紀念碑周圍的二層墓,改設青石欄桿。1974年和1990年,先后進行整修、擴建,新增兩層梯形墓128座;墓穴總數302孔,并新添南墓道和管理用房,占地1192平方米,建筑面積593平方米。墓碑高10米,花崗巖貼面,鐫刻毛澤東手書“為國犧牲永垂不朽”。 翠薇山革命烈士公墓依山朝南而筑,安葬有172位革命烈士遺骸或骨灰,其中著名烈士有:1930年5月,任紅十三軍政治部主任的陳文杰;1928年,任中共永嘉縣委書記的王屏周;1930年5月,任紅十三軍第一團(師)團長的雷高升(原名施……[詳細]
西坑烈士陵園
  1928年1月,張學東、楊德芝、林培高等一批共產黨員和革命志士在雙潮鄉西坑、東坑和白腳坳(今岙底鄉)等村發動群眾,組織鐘山農民赤衛隊開展武裝斗爭。后赤衛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一團第九連。西坑紅軍戰士扛著土炮、火槍、大刀,先后參加黃坑、楓林、青田、縉云、甌渠等10余次戰斗,曾在雙潮雙溪攔截從溫州到溫溪的一支國民黨軍隊。1929年至1931年間,國民黨反動派及地方武裝,曾對西坑進行大小二三十次“清剿”。其中1930年8月27日的“清剿”最為慘烈,全村11名黨員被殺8名,群眾犧牲6名,全村除2座偏僻的舊房外,136間房子和家財統統被燒光,牲畜被洗劫一空,80余戶村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大批西坑的優秀兒女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西坑烈士陵園,位于溫州市……[詳細]
溫州革命烈士紀念館
  溫州地區具有悠久的革命斗爭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1924年就建立了共產黨組織。為紀念浙南地區各個革命時期犧牲的烈士,1952年,根據溫州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提議,開始在風景秀麗的江心嶼籌建溫州革命烈士紀念館,于1956年7月1日竣工開放,展出72位烈士的事跡。1984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決定,在溫州革命烈士紀念館園內,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和紅軍挺進師紀念碑,并同時擴建原溫州革命烈士紀念館(簡稱“二碑一館”)。于1987年6月開工,1989年1月竣工。溫州革命烈士紀念館,位于溫州市鹿城區江心嶼。該館占地面積3190平方米,館園坐北朝南。陵園分大門、紀念碑、紀念館三個層次和兩個空間。從大門至紀念碑是400平方米的活動場地,從活動場地拾級而上,聳立著同一碑座上的雙聯紀念碑,碑體用……[詳細]
鄭馨烈士故居
  鄭馨(1901-1932),原名景柳,字德甫,曾用名撼山、竹山、呂人望,瑞安縣白門鄉(今甌海麗岙鎮姜宅村)人。1924年考入北京俄文法政專科學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返回家鄉,參加中共溫州獨立支部的活動。爾后,他致力于加強“溫獨支”與黨中央的聯系、恢復和發展溫州地區黨組織等工作。1928年1月下旬,他在瑞安城關主持召開永嘉、瑞安、平陽等縣黨的主要負責人會議。會后建立永嘉、瑞安、平陽三個臨時縣委,他為省委特派員兼任永嘉縣委書記。6月下旬,他參與組織領導永(嘉)、瑞(安)、平(陽)三縣農-合大-。9月,改任中共浙西特委書記。1929年1月,被選為省委常委,后兼任省委秘書長。同年4月,黨中央決定暫時取消浙江省委建制,劃分為六個中心縣委,他被任命為杭州市委書記,重新籌建市委機關。19……[詳細]
洞頭烈士陵園
  為緬懷在解放、保衛和建設洞頭的偉大事業中而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1956年,洞頭縣人民政府出資建造公墓,安葬130多名人民解放軍犧牲將士和其他革命烈士,并于2002年、2010年兩次出資,以及社會各界捐助,對陵園進行改造和擴建。 洞頭烈士陵園,位于洞頭縣北岙鎮北岙山麓。陵園依山座南朝北,占地面積7812平方米,建筑面積650平方米。在縱軸線上分別建有甬道、紀念碑、紀念塔、墓園,兩旁對稱建有涼亭,用花木帶隔離。沿甬道拾級而上,可見郭沫若手書對聯:“海島蔚風云,革命0凈滌腥膻光禹甸;甌江流日夜,英雄碧血長垂典范在人間”。紀念碑高1.5米、寬0.7米,為白色大理石建造,碑文記述了人民解放軍于1952年解放洞頭的全過程。紀念塔高11.6米,正面直書“為國犧牲永垂不朽”。墓園為品字型,共三層,安放著13……[詳細]
南坪革命烈士館
  南坪,現屬蒼南縣霞關鎮,地處浙江省東南隅,既是革命老區,又是浙南地區農民武裝斗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張培農的故鄉。在漫長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中,南坪先后四次為革命輸送了40多位青年兒女,其中有15位壯烈犧牲,還有數10位群眾被捕入獄,受盡酷刑,121間民房被焚燒或砸毀,為民族解放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南坪革命烈士館,位于蒼南縣霞關鎮南坪坑子尾崗,始建于1987年春。2006年8月10日,百年一遇的“桑美”超強臺風摧毀了陳列室、圍墻等設施。2009年3月以來,在蒼南縣政府、霞關鎮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南坪革命烈士紀念館得以重建,新館于2010年4月舉行隆重的重建開館儀式。該館占地面積399平方米,建筑面積288.5平方米,主題建筑由紀念碑、陳列室、烈士紀念墻等組成。跨進大門,通道兩側各有一……[詳細]
紅軍挺進師齋郎戰斗指揮部舊址
  “紅軍挺進師齋郎戰斗舊址”位于慶元縣東北部與景寧縣、龍泉市交界的百山祖鎮齋郎村,坐落在齋郎村東北側,占地509.45平方米,上、下兩層72間,建筑面積958.9平方米。時過境遷,原“齋郎戰斗紅軍指揮部舊址”由于年舊失修,面臨倒塌危機。2003年-2006年間通過多方支援,已對指揮部舊址進行恢復原貌的修繕。2010年-2012年三年累計投入30.3萬元對指揮部進行修繕和維護。2012年,縣檔案局在齋郎戰斗舊址群立了三塊革命遺址保護碑,分別位于水口、岙頭淤、牧牛場三地。截止到目前為止,齋郎戰斗舊址已完成了240米的紅軍路修筑、紅軍紀念亭建造及紅軍嶺的綠化等工程,這些工程重現了當年被粟裕將軍稱為“關鍵性一仗”的恢弘場面,也為齋郎紅色旅游村建設注入了新活力。近年來,該基地采取多種手段和形式,不斷拓展……[詳細]
湖州市烈士陵園
  湖州市烈士陵園始建于1986年,地處湖州城南峴山,總建筑面積7161多平方米,共分為陵園廣場、瞻仰平臺、紀念館、紀念碑和生態墓地5個區塊。2015年,被命名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其中,湖州烈士紀念館建筑面積5442多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一層湖州烈士紀念館由序廳、辛亥偉業、開天辟地、堅持斗爭、救亡圖存、解放風云、走進新時代等7個單元組成,通過大量圖文資料,特別是烈士信件、筆記、生活用品等實物,展示了千余位與湖州有關烈士的英名和事跡。二層錢壯飛紀念館由序廳、投身革命、滬杭兩年、龍潭潛伏、金陵之夜、紅都歲月、長征路上和尾廳8個部分組成,陳列文獻、報刊、圖片、實物、畫作、模型和影視作品等千余件,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錢壯飛烈士紀念場所。 近年來,湖州烈士陵園依托硬件提升,不斷提升……[詳細]
金貫真烈士墓碑
  金貫真(1902—1930),原名家濟,永嘉縣巖頭村人,1919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學。1923年,他同蔡雄、蘇淵雷等組織“血波社”、“宏文會”等新文學團體,與李得釗、金省真等組織“溪山學友會”、“青年策進會”,開展新文化運動。由于他品學兼優,堅持正義,追求真理,勇于斗爭,校長金嶸軒為他改名為“貫真”,激勵他為實踐真理而奮斗。1924年冬,他由謝文錦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春,轉為中共黨員,為中共溫州獨立支部主要成員。北伐時任東路軍前敵總指揮部秘書兼黨團書記。1927年秋,赴蘇聯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8月回國。翌年1月,任中共中央巡視員。5月,任紅十三軍政委。是月20日,在溫州城區不幸被捕,當晚壯烈犧牲于松臺山麓。同年6月11日,中共中央軍委秘書李得釗在中共中央機關報《紅旗》上著文悼念……[詳細]
中共瑞安縣委擴大會議舊址
  1949年3月9日至4月13日,中共浙南地委為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和解放浙南全境,在瑞安縣永峰鄉坳后村(今桂峰鄉坳后村)召開了中共浙南地委第十次擴大會議。 為貫徹傳達會議精神,部署瑞安地方工作,4月18日開始,中共瑞安縣委在永峰鄉吳垟村(今永安鄉吳垟村)張氏宗祠召開了縣委擴大會議(又稱“吳垟會議”)。會議由中共瑞安縣委書記鄭嘉順主持,縣委委員、各區委負責人以及縣委警衛隊主要干部參加了會議。會議傳達了浙南地委第十次擴大會議精神,總結了瑞安縣委近兩月來的工作情況,并討論了如何配合主力部隊作戰、解放瑞安全境等事項。會議進行到4月22日時,縣委收到浙南地委、浙南游擊縱隊轉來的關于毛主席和朱總司令《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文件,并收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渡過長江的消息。隨后,縣委又接到浙南地委和浙南游……[詳細]
新四軍駐溫州通訊處舊址
  1938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領導人劉英隨同中共東南分局負責人曾山在金華與國民黨浙江省政府主席黃紹竑就鞏固和擴大國共兩黨合作以及共同抗日事項進行會談,提出在溫州、平陽、麗水等處設立新四軍辦事機構,并達成協議。同月,閩浙邊抗日游擊總隊駐溫辦事處改為新四軍駐溫州通訊處,主任周飲冰。通訊處建立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宣傳我黨的抗日救國方針,推動溫州群眾開展大規模的抗日救亡運動;二是輸送抗戰兵員,曾先后接轉黨的干部和進步青年三批1300多人,經溫州赴皖南參加新四軍;三是掩護中共浙江省委機關開展工作,后成為浙江省委的主要交通聯絡站;四是以公開合法身份與國民黨溫州駐軍和政府打交道,處理有關事項。同年9月,國民黨溫臺-司令部下令取締了永嘉戰時青年服務團等5個抗日救亡團體,封閉進步刊物,禁止抗日宣傳。10月1……[詳細]
紅軍洞舊址
  1936年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國民黨蔣介石集團采取“北和南剿”政策,對閩浙贛皖四省邊區發動全面進攻,妄圖消滅四省紅軍游擊隊,并對浙南革命根據地實行重點“圍剿”。在大峃、珊溪等地控制交通要道和重要路口,派重兵分別駐扎在下垟、南田、西坑、雅梅一帶,還在南田、王宅、雅梅、敖里等地壘筑碉堡,對瑞青泰地區游擊根據地實行全面-。 1937年3月下旬,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二縱隊政委、中共浙西南特委書記許信焜帶領特委機關和赤衛隊到浙南尋找臨時省委,接受新的指示,至玉壺李林鄉李山村與二縱隊會師,后決定回浙西南地區活動。是月30日,80多名紅軍指戰員從李山出發向浙西南挺進,到玉壺金星附近宿營。由于當地鄉保長告密,次日上午,指戰員在十源鄉富莊村遭到國民黨19師某營的阻擊。一大隊政委宣思金接到許信焜的命令,帶部隊……[詳細]
浙南紅軍游擊總指揮部成立舊址
  永嘉縣溪下鄉黃皮村地處永嘉、仙居兩縣邊境,原屬仙居縣金竹鄉黃皮村,1948年劃歸永嘉縣溪下鄉管轄,是溫(州)、臺(州)、金(華)3個地區接壤的三角地帶,易守難攻,且具備群眾基礎,是理想的紅軍后方基地。1929年11月19日,中共永嘉中心縣委領導-農民在此成立浙南革命委員會與浙南紅軍游擊隊,該村一批貧苦農民踴躍入伍。翌年2月3日,浙南紅軍游擊隊在該村革命群眾的支持下,打敗了仙居十八地反動民團。3月初,中共中央軍委派胡公冕到浙南領導武裝斗爭。3月9日,紅軍游擊隊在該村廣福禪寺中大殿召開大會,400多名紅軍戰士參加會議。大會宣布浙南紅軍游擊總指揮部成立,由胡公冕任總指揮,劉蜚雄任參謀長,王國禎、李振聲負責政治工作,金國祥負責經濟工作。隨后,紅軍游擊隊整編為3個支隊、1個直屬隊,雷高升、胡協和、謝文……[詳細]
泰順縣烈士公墓
  泰順縣是革命老根據地,1923年,泰順籍青年林秉權在上海讀書時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浙江省委派員到泰順從事革命活動,后在泰順組織了一支800多人的農民武裝;福建省黨組織也先后在泰順邊區一帶開展過活動。浙南三年游擊戰爭期間,泰順縣是紅軍挺進師和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中共浙南特委活動的重要根據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泰順人民為革命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其中494位榮膺烈士稱號。 泰順縣烈士公墓,位于泰順縣羅陽鎮霞陽村,建于1957年12月,1984至1989年間,泰順縣政府對公墓進行了擴建和重修,現公墓占地面積6750平方米。公墓建筑分三個層次:進入大門,穿過兩個荷塘間的大路,拾級而上就來到第一層平臺,經過平臺兩旁柏樹、雪松間的小路,盡頭各有一座……[詳細]
蒼南鹽民革命紀念館
  蒼南縣龍港鎮的海頭村(原屬白沙鄉)是20世紀20年代鹽農民-的策源地。1923年6月,出生在海頭村的早期農民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吳信直,帶領當地鹽民20多人舉行武裝-,他們攻打壟斷食鹽、包收鹽稅的方良鹽堆,打死欺壓鹽民的鹽警,繳獲了0彈藥,并放火燒掉鹽堆,取得了第一次鹽民-的勝利。1926年12月,吳信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1月任白沙農民協會會長,繼續領導和組織農鹽民開展武裝斗爭。期間,他先后于1926年9月26日和1927年2月18日,兩次在白沙組織“殺警焚堆”-,焚毀從象崗至舥艚的18個鹽堆。這兩次-震撼了國民黨在鰲江以南地區的反動統治。后吳信直被捕犧牲。 蒼南鹽民革命紀念館,位于蒼南縣龍港鎮海頭村,興建于1992年11月,占地675平方米,建筑面積360平方米。紀念館是一座3間3層混凝土結……[詳細]
玉環烈士陵園
  玉環烈士陵園位于玉城街道中青山南坡。玉環烈士陵園建于1959年,主要安葬著解放玉環戰斗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陵園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園內主要建筑有烈士紀念塔、紀念亭、紀念館、墓群、塑像、牌坊、涼亭等。陵園牌坊正面刻有謝覺哉手跡“烈士陵園”,背面刻有郭沫若手跡“永垂不朽”。過牌坊拾級而上至墓頂平臺,共有365級臺階。建筑共分五層:第一層為解放軍戰士和民兵并肩戰斗大型立體雕塑。第二層為一排5間的革命烈士紀念館,館內陳列著烈士的遺物。第三層為墓前平臺,約300平方米,是舉行悼念活動的主要場所,講臺正壁雕刻著毛澤東主席語錄:“成千成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第四層為陵園主體組合墓群,安葬著380位烈士遺骸(其中無名120人……[詳細]
朱楓烈士紀念樓
  朱楓烈士紀念樓朱楓烈士紀念樓,原為朱家花園,名曰憩園,建于民國,系著名烈士朱楓故居。朱楓,女,(1905—1950年),0黨員,曾在0華東局駐滬工作,在1950年6月10日震驚世界的“臺灣大-案”中在臺北被-臺灣當局槍決。1983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朱楓(朱諶之)為革命烈士。朱楓早在寧波女子師范學校讀書時參加了-;抗戰開始,又組織青年,開展救亡運動;1938年日寇入侵鎮海,她與丈夫一起奔赴皖南新四軍。她變賣家產支持革命事業。1944年,奉調到淪陷區上海進行地下工作被捕入獄,經受住了日本憲兵的殘酷拷問,獲釋后加入了中國0組織,又奉命到香港從事情報工作。1949年5月上海解放,在香港正準備回滬與丈夫、女兒團聚的朱楓,突然接到上級指示,要她去臺灣執行與地下0黨組織聯系的任務。正當朱楓完成……[詳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在线一区 | 夜夜精品视频 | 欧美xxxⅹ性欧美大片 | 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av |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专区 |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线看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片免费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 |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免费网址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软件 | 秋霞影院午夜丰满少妇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 | 美国黄色毛片 | 在线观看欧美成人 | 最新午夜综合福利视频 |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网站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吃药 | 99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有无不卡 |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特色大片 |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一二 |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视频网站 | 黄一区| 91麻豆精品久久久久蜜臀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 久久婷婷色 | 能看的av | 日本1区2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