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诱惑av_古典武侠第一页久久777_蜜桃一区二区三区_色悠悠久久_久久天堂_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紅色旅游景點

永嘉縣革命歷史紀念館
  永嘉縣是老革命根據地縣,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的策源地。自1924年中共溫州獨立支部成立以來,永嘉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無數革命先輩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永嘉縣革命歷史紀念館,位于永嘉縣上塘鎮嶼山公園。紀念館建于1993年,為坐西朝東、鋼筋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占地面積1900平方米,建筑面積860平方米。紀念館前是花崗巖石鋪設的可容納千余人的廣場,廣場南側沿著圍墻是一條碑廊,東側是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高15.5米、寬3米、底厚7.4米、頂厚3米。碑體以蟹青色磨光花崗巖石貼面,碑體正面中間黑色的花崗巖石上鐫刻著張愛萍將軍題寫的“永嘉革命烈士紀念碑”,下方刻記全縣586名革命烈士英名,背面鐫刻著紀念碑碑……[詳細]
謝文錦烈士紀念碑
  謝文錦(1894—1927),永嘉縣潘坑村人。191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學(今溫州中學),后考入杭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17年秋,畢業后回到家鄉主辦巖頭高等小學,積極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在師生和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1919年春離鄉赴滬,在《新青年》雜志社工作。1920年8月,在上海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4月,受黨指派,同劉少奇、任弼時、羅亦農、肖勁光等前往莫斯科東方共產主義勞動者大學學習,翌年12月7日,在該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我國第一批赴蘇聯留學的十幾位革命知識分子之一。1923年冬回國,擔任中共中央秘書兼共產國際代表、蘇聯軍事政治顧問鮑羅廷的翻譯。1924年8月,他奉中共中央之命,回到家鄉籌建黨團組織,于12月創建浙南地區最早的黨組織——中共溫州獨立支部。五卅慘案后,參……[詳細]
亭旁紅色景區
  亭旁紅色景區亭旁起義,是包定等人在1928年領導的農民起義,展示了二次革命時期浙江省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誕生過程。1927年為貫徹“八七會議”的精神,0寧海縣委委員包定奉上級指示,以小學教師職業為掩護,回亭旁以亭山小學為據點開展革命活動,開辦干部訓練班。吸收黨員,培養干部,創建0亭旁支部,并以各種形式對農民群眾進行革命宣傳。1928年清明“南溪事件”發生后,寧海縣委積極籌備武裝起義。5月22、23日,包定率農民武裝先后捕殺-豪紳,任離玉、任友端揭開了亭旁起義的序幕。之后,包定率武裝力量攻占亭旁街,宣布亭旁區蘇維埃政權創立,這是當時浙江省唯一一個蘇維埃政權。隨即,-緊急調集軍隊進行鎮壓。5月27日,起義宣布失敗。亭旁起義所保留下來的遺址主要包括亭旁起義紀念館、紀念碑、起義指揮部、蘇維埃成立大會舊……[詳細]
慈溪市革命烈士陵園
  慈溪市革命烈士陵園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慈溪市觀海衛鎮白洋村湖口湖西山北坡,始建于1958年1月,1966至1982年間進行了3次改建,1985年慈溪縣人民政府又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總占地面積約5,300平方米,是慈溪目前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 陵園由大門、廣場、紀念碑、烈士墓群等組成。大門主體高4.6米,通寬8米,用青石砌筑,頂部用琉璃瓦覆蓋,呈廊檐式,額書“革命烈士陵園”六個大字,右側門柱刻“為有犧牲多壯志”,左側門柱刻“敢教日月換新天”。內門右為烈士生平陳列室。 瞻仰廣場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地面由方形青石鋪筑,可容納200人左右列隊瞻仰。紀念碑位于廣場南端正中,高3.1米,寬1.2米,碑基高1米,寬2.6米,由青石砌成,護欄為鋼筋水泥結構,總體形狀呈拜臺式,紀念碑正中刻毛澤東手書:“革命……[詳細]
閩浙邊抗日救亡干部學校舊址
  抗戰全面爆發后,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為了培養抗日救亡青年干部,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于1938年1月15日借用原山門疇溪小學校舍,創辦抗日救亡干部學校(簡稱“抗日干校”)。該校對外稱“國民革命軍閩浙邊抗日游擊總隊救亡干部訓練班”。粟裕任校長,黃先河任副校長,黃耕夫任教導主任,鄧掃空任總務主任。學員主要來自溫州各地進步知識青年及少數工人、教師等,以及來自麗水、臺州、寧波、紹興和上海等地的知識青年,共計100多名。學校開設哲學、政治經濟學、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游擊戰術等4門課程。粟裕親自講授游擊戰術,劉英也時常到該校作形勢與任務的報告。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副書記兼組織部長曾山在山門期間也到過干校向學員作形勢與任務的重要報告。3月15日,抗日干校提前結業。部分學員組成隨軍服務團,隨粟裕北上抗日;部分學員……[詳細]
霞峰宮革命紀念室
  1927年3月,中共溫州獨立支部成員、平陽縣農民協會會長張培農回家鄉,組織蒲門各地農民協會,在馬站霞峰宮召開會員代表大會,聯合成立“平陽縣第四區農民協會”,公推施樹敢為會長,從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八•一二”-政變后,張培農等以霞峰為基地,組織了農民武裝——赤衛隊。1928年秋,張培農、王國楨指揮赤衛隊,夜襲蒲門警察分所——蒲城可愛樓,繳獲一批武器和彈藥。1930年5月,赤衛隊部分隊員配合紅十三軍攻打平陽城?谷諔馉幈l后,在中共蒲門區委領導下,該地進步知識青年施立培、林裕芝、葉玉釵先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團結一批熱血青年,參加“青年抗日救亡團”、“青年抗日宣傳隊”、“青年婦女訓練班”等進步組織,深入集鎮農村,廣泛開展抗日宣傳和募捐活動。解放初期,蒲門區委進駐霞峰,以霞峰宮為……[詳細]
浙西南革命根據地中心區域(松陽)遺址
  浙西南革命根據地中心區域(松陽)遺址位于閩、浙、贛邊界的浙西南腹地——松陽縣境內,這里崇山峻嶺,其中箬寮峴海撥1500多米,為松陽最高峰,可遠眺松(陽)、遂(昌)、龍(泉)、云(和)四縣,更有成片的原始猴頭杜鵑林堪稱華東一絕。土地革命時期,特別是紅軍挺進師到浙西南,以松陽安民鄉、楓坪鄉、玉巖鎮、大東壩鎮為中心區域,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因而留下了許多革命遺址,這里到處是紅軍-的舊居、黨政機關舊址、紅軍標語、召開重要會議的會址、重大戰役的遺址。浙西南革命根據地中心區域(松陽)遺址主要集中在松陽縣的安民、楓坪、玉巖、大東壩等地。安民鄉安岱后村是浙西南革命根據地領導機關所在地,現有“紅色古寨”寨門、紅軍橋、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碑、紅軍挺進師“八一”誓師大會主會場———陳氏宗祠、挺進師……[詳細]
解放一江山島紀念館
  解放一江山島紀念館坐落于椒江市中心,由戰斗陳列館、烈士紀念館、紀念塔碑和墓區組成,建筑雄偉、環境幽靜,是為了紀念我軍在解放一江山戰役中那些英勇犧牲的戰士們而興建的一座英雄紀念館。紀念館內共有兩層展廳,展廳內所陳列的物件基本以歷史掛圖、照片和船艦飛機模型為主,并且設立有多媒體演示,演示的是我國海陸空三軍首次協同作戰解放一江山島的過程。歷史背景:1955年1月18日,為了打擊-軍的囂張氣焰,實現-解放浙江東南沿海島嶼的決心,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以步兵1個師、各種類型艦艇137艘、航空兵22個大隊,在張愛萍將軍的指揮下發起了一江山島登陸作戰。整個一江山島渡登陸作戰歷時10個小時,共打死-軍519人,俘虜567人,擊沉軍艦3艘,擊傷4艘。一江山島被攻克后,盤踞在大陳各島嶼的-軍失去了外圍屏障,-在美國……[詳細]
劉英、粟裕在鳳林的辦公室舊址
  1937年9月、10月,劉英率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機關和挺進師部隊先后兩次進駐平陽縣鳳翱鄉鳳林村(今屬鳳臥鎮)。劉英住在該村滿垟六份內大屋鄭志西家中。10月中旬,粟裕率部經山門水漫到達鳳林,與劉英住在一起。 劉英住在大屋南廂下首1間,粟裕住在南廂上首1間,中間廳堂為兩人共用會客室。1937年10月,紅軍挺進師全部集中后,在六份內大屋召開關于部隊改編的全體指戰員大會,宣布部隊番號改為國民革命軍閩浙邊抗日游擊總隊。會上,粟裕、劉英分別作了講話。他們在講話中闡述了國共合作和改變番號的意義,號召全體指戰員堅決執行黨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和政策,保持和發揚紅軍的優良傳統,服從命令,加緊訓練,隨時準備開赴前線殺敵。11月,省委在六份內大屋召開了第十二次擴大會議。會上,劉英代表省委作三年游擊戰爭最后8個……[詳細]
環川農民協會紀念館
  1927年1月,在北伐軍勝利進軍溫州的大好形勢下,以平陽江南(今屬蒼南縣)為中心的農民運動和農協組織蓬勃發展。同年2月上旬,全縣第一個基層農協組織——環川農民協會在蒼南縣新安鄉東社村協天廟成立,會員達數百人,平陽縣農民協會會長張培農以及葉廷鵬、林珍、李孚忱等參加了大會。當鑲著犁頭標志的紅旗在會場上空升起時,全場歡聲雷動,口號聲響徹云霄。大會選舉葉廷鵬為環川農民協會會長,林珍為副會長。環川農協會成立后,在“一切權力歸農會”的口號下,開展了反對土豪劣紳、廢除苛捐雜稅、減租減息和糧食平糶等斗爭,沉重地打擊了農村封建勢力,顯示了農協的強大威力。“四•一二”-政變后,雖然農運遭到鎮壓,但環川農民協會會員仍堅持斗爭,先后兩次參加攻打平陽縣城的戰斗。 環川農民協會紀念館,位于蒼南縣新安鄉東社村……[詳細]
溫州革命歷史紀念館
  浙南(溫州)是一塊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土地。早在五四運動時期,溫州人民就積極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愛國-。1924年,中共溫州地方黨組織建立,領導廣大民眾開展國民革命運動。大革命失敗后不久,浙南農民武裝-此起彼伏,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浙南大地燃起了熊熊的革命烈火。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入浙后,會合當地革命力量,創建了浙南游擊根據地,建立了蘇維埃政權,開展土地革命,使浙南成為中國革命在南方的一個重要戰略支點?谷諔馉帟r期,浙南黨組織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開展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建立武裝隊伍,進行抗日游擊戰爭,直至抗戰勝利。解放戰爭時期,浙南黨組織大力發展人民武裝力量,廣泛開展游擊戰爭,不斷鞏固與擴大游擊根據地,同時加強對學生愛國-的領導,形成了第二條戰線。在解放軍渡江南進的勝利……[詳細]
龍泉市革命烈士陵園
  龍泉市革命烈士陵園座落在龍泉市區北隅安清山,始建于1959年,總占地面積36.2畝,建筑面積1600多平方米。建園以來,在一條中軸線上建有門樓、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廣場和革命烈士紀念碑、第一三四共三任浙西南特委書記宋孟平烈士紀念碑和許信琨、張麒麟烈士墓,還有在解放戰爭時期和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的七位烈士墓。早期,廣東省委委員、廣州市委書記、省港大罷工組織者之一季步高烈士紀念亭和紀念碑,粟裕大將部分骨灰敬撒紀念碑和龍泉籍知名人士、原總參政治部顧問、少將李逸民將軍紀念碑,還建有與之相配套的管理房,接待處和廁所。革命烈士紀念館分兩層共四個展廳,以史實介紹、照片、革命文物等形式,詳實的記載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龍泉地方組織的發展歷程和龍泉人民的革命斗爭歷史。館內陳設86幅革命烈士的照片畫像和15……[詳細]
游擊隊畬鄉后方醫院舊址
  1947年冬,中共平陽縣委決定在平西區創辦一所游擊隊后方醫院。平西區委經過討論,把醫院辦在懷溪鄉的小嶺和樟樹坦2個山村。懷溪山高林密洞多,便于隱蔽。穹嶺、小嶺和遙嶺通向珊溪、雙桂、周山下等山區,連接青景麗游擊區,接應和撤退都很方便。而且,小嶺村和樟樹坦村是畬民聚居地,群眾受盡國民黨的壓迫剝削,親近共產黨和游擊隊,他們使用畬族語言,較易蒙騙敵人。后方醫院常設的一個點是樟樹坦村徐煥敬家1幢2層5間木結構樓房。 醫院開辦時,設備僅有一只從敵人那里繳來的急救箱。包扎用的紗布和消毒用的酒精等,都是地下交通員穿過敵人-線,翻山越嶺到水頭、山門等集鎮采購來的;手術器械用匕首甚至家用剪刀代替;藥物以當地中草藥為主,采用群眾提供的民間秘方配合治療。醫生是當地人池方水,助手是當地的雷朝福、白秀英等。一有傷病員,……[詳細]
李得釗烈士紀念碑
  李得釗(1905—1936),又名德昭,永嘉縣港頭村人。1920年春,以優異成績考入溫州藝文中學,在校期間,和金貫真等學友積極參加進步學生組織的“溪山學友會”。1924年畢業后,受聘在母校附屬小學任教。是年冬,由謝文錦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后轉為中共黨員)。1925年冬,受中共中央指派,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共產主義勞動者大學學習。1927年回國后,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并擔任中共中央機關報《紅旗日報》編輯。1930年,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是軍委書記周恩來的得力助手,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的建立作出了貢獻。1933年,調到中共中央特科總務部工作,后又到中共上海中央局工作。1934年6月26日晚7時左右,在中共中央分局機關(上海馬立斯新村)被捕,后移送南京-看守所。在獄中,他堅貞不屈,翌年8月被判……[詳細]
粟裕同志部分骨灰敬撒處
  粟裕(1907—1984),湖南省會同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轉為中共黨員,參加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自1935年起率紅軍挺進師進入平陽作戰,1936年率挺進師在平瑞邊葛藤湖、包垟與浙南紅軍游擊隊勝利會師。1937年10月,率挺進師在平陽鳳林整編為國民革命軍閩浙邊抗日游擊總隊,任司令員。1938年1月,在平陽山門創辦閩浙邊抗日救亡干部學校(簡稱“抗日干!保M3月,率新四軍第三支隊第七團隊(原紅軍挺進師)從平陽出發,奔赴皖南抗日前線。此后歷任新四軍一師師長、蘇浙軍區司令員、華中野戰軍司令員、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等職。1954年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80年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在浙南三年游擊戰爭中,粟裕將軍與平陽人民結下了深厚……[詳細]
梅山游擊根據地暨中共浙南特委第八次擴大會議舊址
  瑞安西部山區的梅山,海拔900多米,分布有葉寮、下歇平、格兒、坑根、長彎、毛田、外廠、底廠、葉寮廠、水碓坑、橫坑等自然村,這些自然村及梅山相毗鄰的大垟坑、李山等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被統稱梅山地區(即梅山游擊區)。1935年至1937年間,紅軍挺進師往返浙南和浙西南時曾多次經過或駐扎過梅山,并數次安排分隊在梅山留守,收容傷病員,開展游擊活動,建立根據地。1940年5月,中共平陽縣委派員到梅山長彎建立交通聯絡站,發展黨組織。1942年2月開始,中共平陽縣委機關轉移到梅山。2月下旬,浙南特委書記龍躍在梅山長彎主持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省委書記劉英被捕、省委機關被破壞的嚴峻形勢下浙南地區如何堅持斗爭的問題,史稱“梅山緊急會議”。1944年4月,浙南特委從青景麗地區遷回瑞安,梅山長彎是其常駐地之一。1……[詳細]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二師烈士陵園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二師烈士陵園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市)塢根鎮西山下村。1928年秋,中共溫嶺縣委根據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派常委柳苦民等人到離縣城15公里的塢根建立革命根據地。1929年4月,在塢根先后建立了街頭、西山下、洋呈、寺基等黨支部,并發動群眾開展抗租反霸斗爭。后通過籌款買-、收繳地主武器、改編土匪武裝等,建立起第一支農民武裝-赤衛隊,后來逐步發展成游擊大隊。1930年7月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二團,8月擴編為紅二師,柳苦民為主要領導人,下轄塢根、青嶼、楚門(海上)3個游擊大隊、直屬特務隊和天臺游擊隊,總人數(不包括天臺游擊大隊)有700余人。在國民黨的--下,紅二師進行了大小戰斗數十次,其中較大規模的反“圍剿”戰斗5次,全師有150余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柳……[詳細]
麗水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
  麗水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1939-1942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2005年3月16日位于城關鎮廈河村。1939年冬,中共浙江省委機關遷到麗水。次年5月在城內四牌樓開設一家興華廣貨號作掩護。省委書記劉英,化名王志遠,以“興華廣貨號”老板身份居住于此,領導全省黨的工作和抗日救亡運動,至1941年4月省委機關遷往溫州止。舊址為重檐木結構樓房,坐東朝西,建筑面積163.38平方米,三間二層,現辟為陳列室。1939年至1941年間中共浙江省委在麗水城郊設了十余處秘密活動點,主要有:興華廣貨號、黃景之律師事務所、劉英書記住所。興華廣貨號坐西朝東,四開間二層樓,木結構。一樓為店鋪,二樓為住宿與辦公場所,劉英書記以商人身份作掩護開辦店鋪作為省委聯絡站,負責與東南局及各特委的……[詳細]
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冠尖及馬頭崗村)
  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委在浙南平陽鳳臥鄉(現鳳臥鎮)召開全省第一次-表大會。出席會議的有省委機關和浙南、處屬、臺州、寧紹、金衢、浙西等地代表26人,代表全省近2萬名黨員。劉英代表省委作了政治報告和過去兩年來浙江工作的書面總結。大會傳達了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和周恩來視察浙江的指示精神,通過了《關于目前抗戰形勢與浙江黨的任務的決議》等一系列文件,選舉產生了新的浙江省委,劉英任省委書記;選出了劉英等12人為浙江出席黨的七大代表。浙南特委、平陽縣委機關一些干部,當地各黨支部書記、委員列席了閉幕式。這次大會是民主革命時期浙江黨組織召開的唯一一次全省-表大會,在浙江黨的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和重要地位。會議分別在鳳臥的冠尖和馬頭崗兩地舉行,會議開幕式、閉幕式和作政治報告、第一次大會發言在冠尖舉……[詳細]
華陽革命烈士公墓
  華陽,地處浙閩交界的革命老區。1934年至1937年間,華陽人民在紅軍閩東游擊隊、獨立團(即紅軍七軍團挺進師)直接領導下,與敵展開了浴血斗爭。其中,當地畬民李圣夫、李招彌等受當時在福建一帶活動的閩東游擊隊影響,最先接受黨的教育,并相繼加入地下黨,于1934年秋受黨組織的派遣回華陽牛角灣開展地下活動,并先后吸收了李先滾、李先靜、廖國懷、廖國秉、廖寶務、李招乳、李學通等二十多人參加紅軍,1936年春推薦李先滾參加獨立團,從此,在華陽地區便有了一個紅軍的小組織。此后,到解放為止,華陽地區的人民在艱苦卓絕的戰斗歲月里,先后有30人烈士光榮獻身。 華陽革命烈士公墓,位于蒼南縣觀美鎮華陽旗竿崗老鼠山。1959年12月興建,坐東朝西,1980年12月重修,占地面積760平方米,建筑面積323平方米。 公墓……[詳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一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国内久久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成人在线视频网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 夜晚福利 |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无需会员 | 亚洲爱爱视频 | 另类一区| 亚洲日本久久 | 综合网视频 | 四虎.com|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 午夜日韩在线 | 免费在线黄 | 国产精品视频一二三区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 在线不卡亚洲 | 女女百合高h喷汁呻吟视频 女女野外嗯啊高潮h百合扶她 | 日韩人体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精品一区四区 | 九九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 夜夜操天天操 |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免费不卡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一级 | 狠狠草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老大 | 成年人黄色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 | 欧美色图第一页 | 国产在线a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