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澗北遺址時代:舊石器時代地址:盧氏縣東明鎮澗北村澗北遺址,位于縣西東明鎮澗北村北。為仰韶文化遺址。屬省級文化保護單位。……[詳細] |
![]() | 二仙洼位于河南省義馬市常村鄉北部的清風山上。這里風光秀麗,相傳古時候,天上有個白云仙子,一次偶爾透過云層看到這里西山頂上有個發亮的東西,感到十分好奇,就悄悄來到凡間,果然發現有一白兔狀石丸在閃閃發光,感到十分好玩,便信手將這石丸上下左右摸了一遍,禁不住坐在這石丸上轉了幾圈,然后覺得全身有一種透心的涼爽。正玩時,忽然覺得……[詳細] |
![]() | 慈禧行宮位于二十里鋪下石河村,據《澠池縣志》載,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攜部分大臣在重兵護衛下逃往西安。次年從西安返回北京,東出潼關,路經此地所修建。行宮為前院后宮,建筑宏偉,2000年遭遇火焚。后宮原有上房9間,東西各有廂房兩間,皆出前檐。前后院中間有影壁墻,兩側各有月亮……[詳細] |
![]() | 秦新安故城遺址位于二十里鋪村下石河一帶。據文獻記載,該城存在于秦、漢,始建時間可上溯至戰國。北魏新安縣城東移,改為新安驛,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歷為中原地區政治、經濟、軍事重鎮之一。遺址內文化層隨處可見。1998年,經市文物勘探隊實地鉆探,找到了故城遺址城墻基夯土層,劃定了城區范圍。故城總面積30萬平方米,呈長方……[詳細] |
![]() | 楚坑遺址位于二十里鋪村西李杏灣村,俗稱萬人坑。公元前206年,項羽坑殺20萬秦軍降卒一事就發生在此處。《史記項羽本記》中“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萬于新安城南”即其地。遺址略呈坑形,占地七八十畝,南臨澗河,北依土嶺,東西為平地,坑北沿有李杏灣村,右有白龍廟一座。據澠池縣舊志記載:該廟始建于明武德年間,廟前古槐,石碑,舊有“一……[詳細] |
![]() | 盧氏山多,大小山峰4037座。氏的山路很有特點,路邊必然是山,山上植被必然茂盛,路一邊必然有河道,河道必然有水,山蔥蘢,水清澈,樹茂盛。全縣森林覆蓋率為65.8%。盧氏山灑落著柔美,如詩如畫,更能深得畫家的青睞。盧氏山歷代人才濟濟,出現了許多杰出的人物,孔子、范蠡、盧敖、劉秀等在民間的傳說久為流傳,盧氏黑馬渠人張士貴英……[詳細] |
![]() | 中流砥柱位于三門峽大壩下方的激流之中。黃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來,距市區約30公里。冬天水淺的時候,它露出水面兩丈多;洪水季節,它只露出一個尖頂,看上去好像馬上就被洪水吞沒,驚險萬分。千百年來,無論-的侵襲,還是驚濤駭浪的沖刷,它一直力挽狂瀾,巍然屹立于黃河之中,如怒獅雄踞,剛強無畏,自古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詳細] |
![]() | 玉皇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盧氏縣獅子坪鄉淇河林場,距盧氏縣城90公里。玉皇山是河南省的西部屋脊,為秦嶺余脈主支伏牛山系。長嶺根、大塊地、扁擔溝、騎馬溝為其主要的四個景區。其山峰玉皇尖海拔2057.9米,比東岳泰山高出527.1米。登臨絕頂.40余平方公里-盡收眼底。環顧群峰,千山如海,既可享受一腳踏二縣(盧氏渚南、丹鳳)……[詳細] |
![]() | 店子鄉位于陜縣東南部,伏牛山麓下,這里重巒疊嶂,青山綠水,水資源十分豐富,為峽谷漂流提供了獨特的天然優勢。近年來,當地政府和三門峽雪花谷旅游開發公司充分發揮這一獨特自然優勢,在這里開發了雪花谷漂流旅游項目,其8公里的超長漂流距離,110多米的落差,沿途3峽18潭的別致風景,給漂流創造了刺激性、驚險性和趣味性,被譽為“中……[詳細] |
![]() | 軒瑞溫泉水上樂園,位于享有“黃河金三角上的一顆明珠”美譽的河南省靈寶市,由河南軒瑞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建筑面積10000余平方米,是集客房、餐飲、康樂中心、會議為一體的大型休閑度假活動中心。它擁有60余套客房、風味餐廳、戲水碧池、保齡球、中高檔桑拿、洗浴中心、戲劇音樂茶座等系列劇音樂茶座等系列西套齊全的康體設施。……[詳細] |
![]() | 桃花谷自然風景區位于盧氏縣磨溝口鄉西虎嶺村,最具特色的有自然生態景觀大型溶洞景觀和歷史文化人文景觀。距縣城40公里,距209國道14公里,景區總面積1940公頃,林地面積681公頃。 谷呈東西走向.寬約20余米.長1 5公里,峽谷內自然形成多級瀑布,山上植被豐茂,春天桃花爭艷,盛夏清爽宜人,壘秋萬山紅追.嚴冬銀裝素裹。……[詳細] |
![]() | 韶山位于澠池縣城北20公里處,主峰海拔1492.9米,因山腰每每云霧繚繞,升騰而起,如云生其處,故又名“云門山”。韶山層巒疊嶂,林壑幽美。大小山峰35個連成一體。除主峰外,另以王朵山、關山、麥盡山最為出名。北麓10多公里是懸崖絕壁,屏障天成,僅有三處可以勉強攀登。西北有條泥鰍背似的長山脊,云霧裊裊,飄然來去,人行走其間……[詳細] |
![]() | 三門峽大壩AAA ![]() ![]() 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北部,距市區14公里,從市區乘旅游專線車可達。是一處依托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而建成的風景名勝和人造景觀相結合的水庫觀光游憩類人文景觀。其中,三門峽大壩是建國后我國在黃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它是響應毛主席的“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而于1957年4月開工興建,1960年10月主……[詳細] |
![]() | 女郎山位于靈寶市區西南11公里處,是豫、晉、陜三省交界處的一塊寶地。相傳三姐妹逃婚上山,羽化成仙,呼風喚雨,普降甘霖,五谷豐登。百姓感恩,就在峰頂修建了娘娘廟。女郎山海拔1556.2米,風景區總面積28平方公里,風景優美,人文景觀豐富。山上林木蔥籠,山里藏金埋銀。女郎山有黃天墓、娘娘廟、馬跑泉、砥石峪、蒼龍嶺、石撞飛瀑……[詳細] |
![]() | 廟底溝考古遺址公園AAAA ![]() 廟底溝遺址位于三門峽市區西南的原陜州老城南關附近,距三門峽市區4公里。在北至青龍澗河、南至老310國道、東至火燒羊溝、西至廟底溝的24萬平方米范圍的土地內,一處5000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靜靜地沉積在厚厚的塵埃中。中原地區史前文明中獨一無二的一個階段——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便因此而得名。遺址內涵分為二期。一期(下層)……[詳細] |
![]() | 龍湖風景區,位于河南省靈寶市南鄰,座落于黃河支流農澗河上。距靈寶市中心22公里。龍湖風景區,是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電、供 水、旅游等綜合效應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湖區水岸線長5公里,兩岸植被較好,山青水秀,氣候宜人,有5000余畝寬闊水面。龍湖風景區自然風光旖施,山巒復雜多姿,水面曲折蜿蜒。躍天嶺松柏蓋頂,果樹纏腰,……[詳細] |
![]() | 空廂寺原名定林寺(又稱熊耳山寺),位于陜縣西李村鄉的熊耳山下,距三門峽市約53公里。據清朝和民國的《陜州志》記載,佛教從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傳入陜州時,修建了空廂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與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同一時期的佛門圣地。空廂寺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葬地,它以達摩舍身求法、開創佛教禪宗而聞名天下。據史籍……[詳細] |
![]() | 黃河古棧道位于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著石壁的沖擊處開鑿的。從遺跡上可以看出,黃河古棧道是在緊靠三門峽谷的黃河兩岸徒壁的河水沖擊處開鑿出一條狹窄的石路,再在路斷處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然后塞上木樁搭成小道,供船夫們在上面拉纖上溯。現在的漕運遺跡在三門峽共……[詳細] |
![]() | 古陜州城遺址,位于三門峽市區西端3公里處的陜州風景區內。陜州城是一座古老的城池,古代就有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樹半城田之說。周文王之弟召公曾封此邑,教民于甘棠樹下,民感其德,建祠紀念,故陜州又稱甘棠舊治。現在三門峽市車馬坑博物館有召公祠詩碑、召公遺愛、古甘棠等碑刻。據史書記載,陜州古城始建于西漢景帝年間,距今已有200……[詳細] |
![]() | 北陽平遺址位于河南省靈寶市陽平鎮北陽平村西500米處,屬新石器時代遺址。該遺址南北長近5公里,東西寬300~500米,有“十里長街”之稱。發掘面積320平方米,發現灰坑27個,其中5000年前后的仰韶時期的灰坑24個,西周灰坑3個,發掘古墓葬5座,其中仰韶時期的墓葬兩座,戰國墓葬3座,發掘仰韶時期的房子3座,發現各種陶……[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