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诱惑av_古典武侠第一页久久777_蜜桃一区二区三区_色悠悠久久_久久天堂_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旅游景點介紹

紅軍東方軍被服廠舊址
  紅軍東方軍被服廠舊址位于明溪縣雪峰鎮西大路163號。1933年7月,按照中共臨時中央的戰略部署,彭德懷、滕代遠率領以紅3軍團為基干的紅軍東方軍進入寧清歸蘇區作戰。在圍攻寧化縣泉上土堡的同時,于9日克復明溪縣,解放了明溪、清流全縣和寧化東北大片土地。明溪縣的-民團頭子葉大增、嚴明漢等連夜逃往鄰縣。紅軍東方軍進入明溪后,在縣城內設政治部和司令部,在西門蔡家設被服廠,在西門李家大厝設兵站,并在儒學街李家大厝、東門城內楊家大厝、西門外蔡家大厝設紅軍臨時醫院,收治了傷病員300余人。紅軍東方軍被服廠舊址原為雪峰鎮蔡家祖房,清代建筑,坐南朝北,平面呈長方形。中軸線上由北向南依次為院墻、院坪、下廳、天井、上廳等組成。房屋通面闊16.3米,通進深19.65米。占地面積約493平方米。主體建筑上廳面闊五間,進……[詳細]
明溪彭德懷舊居楊家大厝
  彭德懷舊居楊家大厝位于明溪縣雪峰鎮三元巷40號。1933年7月,按照中革軍委的戰略部署,彭德懷、滕代遠率領以紅3軍團為基干的紅軍東方軍進入寧清歸蘇區作戰。在圍攻寧化縣泉上土堡的同時,于9日首先克復明溪縣,解放了明溪、清流全縣和寧化東北大片土地。明溪縣的-民團頭子葉大增、嚴明漢等連夜逃往鄰縣。紅軍東方軍進入明溪后,在縣城內設政治部和司令部,彭德懷住在東門城內的楊家大厝(今為縣雪峰鎮三元巷40號)。紅軍東方軍在寧清歸地區作戰期間,彭德懷、滕代遠將清流、明溪一帶的情況向蘇區中央局及紅一方面軍的領導報告,并建議派人到明溪和清流蘇區恢復工作。7月20日,周恩來、朱德根據彭德懷向蘇區中央局及紅一方面軍領導的報告,致電項英,指出“東方軍占領清流、歸化多日,350公里內猶無鞏固的革命政權,請令福建省委、省蘇……[詳細]
紅4軍13師39團團部舊址
  紅4軍13師39團團部舊址蘇家大院位于明溪縣胡坊鎮胡坊村下街53號。1931年6月20日至22日,紅4軍總前委先后召開擴大會議、常委會和第九次會議,研究有關軍需方面工作,要求紅軍主力部隊向閩西北移動,迅速分散籌款110萬元,指示“紅四軍(缺一師)取道沙縣分散籌款,然后分兵歸化、永安兩縣籌款,數額40萬元”。按照部署,紅4軍以明溪、清流和連城3縣為工作區進行籌款。下旬,紅4軍13師進入明溪西南的胡坊、馮厝、柏亨、福西、下汴、余坊、巖前和沙溪等地開展籌款活動,同時發動群眾,開展“不完糧、不完土豪的債”的抗租抗0-斗爭,并指導當地黨組織建立政權工作。期間,紅4軍13師宋任窮部39團將團部設在胡坊老街蘇家大院。紅4軍13師39團團部蘇家大院坐南朝北,平面呈長方形,由北向南依次由圍墻、院坪、上廳、花臺……[詳細]
歸化戰役紀念碑
  歸化戰役紀念碑位于明溪縣瀚仙鎮龍湖村東北2公里鐵嶺隘。1934年3月22日,國民黨東路軍第10師(師長李默庵、駐將樂白蓮)、第52師(師長盧興幫、駐永安)共1萬多人,在空軍支援下,由將樂白蓮出發欲犯歸化縣城。駐守歸化城的紅7軍團3000余人和寧清歸軍分區的地方武裝,在軍團長尋淮洲、政委樂少華的指揮下,在將樂銅嶺阻擊。銅嶺與明溪鐵嶺相連,群峰連綿,山路逶迤,主峰天上崗,地勢險要,是溝通閩西北之要沖。上午9時至下午4時,雙方在銅嶺展開激戰。戰斗中,紅軍擊斃敵人100余名,其中軍官2名,打傷敵人155名,繳獲敵-500多支。在彈藥緊張的情況下,紅軍撤至沙洲葛嶺一帶,國民黨軍進犯歸化城。3月26日晨,國民黨軍第10師李默庵部換防回將樂。紅7軍團埋伏在明溪和將樂交界的鐵嶺,做好殲敵準備。中午,敵軍主力……[詳細]
明溪紅軍東方軍司令部舊址
  紅軍東方軍司令部舊址張氏祖屋位于明溪縣夏陽鄉御簾村。1933年至1934年期間,彭德懷、楊尚昆、滕代遠等率領紅軍曾兩度駐扎御簾村,紅軍--彭德懷、楊尚昆就住在張氏祖屋指揮作戰。1933年7月9日,紅軍東方軍第5師第13團攻打泉上土堡的同時,圍點打援,擊潰歸化城(現明溪)守敵,首先收復歸化,隨后又解放了清流、泉上等大片地區。同年冬,歸化縣華楓、鰲龍分別成立了區黨委和區蘇維埃政府,領導楓溪、華山、小珩、鰲坑、龍坑、苧畬、夏坊等鄉的武裝斗爭。1934年1月初,紅軍東方軍再次入閩作戰。1月4日,紅軍東方軍數萬人從江西白水鎮出發,經寧化的安遠、泉上云集歸化城,并分駐沙溪、龍湖、夏陽等地。為了配合紅軍東方軍攻打沙縣,寧清歸軍分區指揮機關從清流轉駐歸化城,并改組為歸化警備區。1934年1月6日,經各區、鄉……[詳細]
紅軍東方軍戰地醫院舊址
  紅軍東方軍司令部舊址張氏祠堂位于明溪縣夏陽鄉御簾村。1934年1月初,紅軍東方軍再次入閩作戰。1月4日,紅軍東方軍數萬人從江西白水鎮出發,經寧化的安遠、泉上云集歸化城,并分駐沙溪、龍湖、夏陽等地。為了配合紅軍東方軍攻打沙縣,寧清歸軍分區指揮機關從清流轉駐歸化城,并改組為歸化警備區。1934年1月9日,紅軍東方軍主力到達夏陽、御簾一帶,并以御簾為依托和大后方,將指揮機關設在御簾村內張姓大祖屋,戰地醫院設在張姓祠堂“雍睦堂”內,指揮戰斗和收治傷病員。1月25日,紅軍東方軍攻克沙縣后,司令員彭德懷、政委楊尚昆返回明溪夏陽鄉御簾村,指揮調度部隊。300余御簾村民響應號召到沙縣挑運戰利品。2月18日,紅軍東方軍奉命返回廣昌一帶。紅軍東方軍戰地醫院舊址張氏祠堂建于清朝康熙年間。該建筑坐北朝南,由圍墻、院……[詳細]
鰲龍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鰲龍區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明溪縣夏坊鄉鰲坑村。1931年7月,紅軍就從建寧均口、蕉坑一帶來到鰲龍。1932年3月7日,紅3軍團部分主力紅軍再次進入鰲龍開辟工作區,分兵駐夏坊、鰲坑、龍坑、苧畬、新地(新建)等地,紅軍進駐后,召開群眾大會,宣傳“十大政綱”,發動群眾與土豪劣紳展開斗爭,動員群眾參加紅軍和組成赤衛隊、農民協會,恢復鞏固區、鄉紅色政權。同12月底,夏坊召開全區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了歸化縣鰲龍區蘇維埃政府,區委、區蘇維埃政府駐鰲坑村關帝廟,區蘇維埃政府主席胡東狗。鰲龍區蘇維埃政府轄夏坊、苧畬、李沂、龍坑、新地源、高洋等鄉蘇維埃政府,以及區、鄉赤衛隊、貧農團等組織。1933年冬,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五次“圍剿”,泰寧等縣城相繼失守,這時,為牽制阻擊敵人對中央蘇區的進攻,中共泰寧縣……[詳細]
夏坊鄉蘇維埃政府遺址
  夏坊鄉蘇維埃政府遺址位于明溪縣夏坊鄉中學校園內。1932年3月,在紅3軍團部分主力紅軍的幫助下,鰲龍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受鰲龍區蘇維埃政府管轄的夏坊鄉也于4月4日在夏坊玉皇樓召開群眾大會,成立了夏坊鄉蘇維埃政府。夏坊鄉本地人周老賴被選為主席,大會還選出副主席、分田委員、文書、農會代表。1934年4月上旬和6月上旬,鄉蘇維埃政府曾兩度遭受-民團襲擊,周老賴等鄉、村蘇維埃干部,進步群眾李其勛等慘遭殺害。此后,隨著主力紅軍的戰略轉移,鄉蘇維埃政府停止活動,人員或參加紅軍,或加入游擊隊堅持斗爭。玉皇樓,清代歇山式木結構二進建筑。1987年4月,玉皇樓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6月16日,夏坊鄉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玉皇樓被洪水淹沒2米,部分倒塌形成危房。為確保夏坊中學教學活動正常……[詳細]
苧畬鄉蘇維埃政府遺址
  苧畬鄉蘇維埃政府遺址位于明溪縣夏坊鄉苧畬村。1932年3月,紅3軍團部分主力紅軍分兵挺進鰲龍,分兵駐夏坊、鰲坑等地。在紅軍的幫助下,鰲龍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受鰲龍區蘇維埃政府管轄的苧畬鄉在同年12月召開群眾大會,成立苧畬鄉蘇維埃政府,駐夏氏三房祠,主席夏新秀。1934年8月,隨著主力紅軍的戰略轉移,鄉蘇維埃政府停止活動,人員或加入紅軍隊伍,或編入地方武裝進入艱苦游擊戰爭。苧畬鄉蘇維埃政府遺址原為夏氏三房祠,坐東北朝西南,中軸線上由西南向東北依次為圍墻、院子、下廳、天井、上廳組成的清代建筑。主體建筑上廳面闊三間,進深六柱,高6.5米,懸山頂,地面青磚鋪砌,明間設神龕。因年久失修,現已損毀。……[詳細]
華楓區蘇維埃政府遺址
  華楓區蘇維埃政府遺址位于明溪縣楓溪鄉楓溪村。1932年3月,紅3軍團部分主力紅軍從均口經烏石段,分兵入駐夏坊、鰲坑等地。4月,在紅軍幫助下,華楓區(今楓溪鄉)正式成立蘇維埃政府,設在楓溪村張家祠,主席曾木水。區蘇維埃政府轄楓溪、華山、小珩、官坊等鄉蘇維埃政府和區、鄉赤衛隊、貧農團等組織。4月15日上午,由夏坊新建的李德標和華楓鄉小雅村的張代南為正副排長,夏坊、石珩(小珩)、楓溪、官坊的大刀會、保衛團組成的-隊伍80余人圍攻張家祠區蘇維埃政府。駐守蘇維埃政府的紅軍迅速組織反擊,擊潰匪軍。1934年8月,隨著主力紅軍的戰略轉移,區蘇維埃政府停止活動,人員或編入紅軍隊伍,或加入地方武裝進入艱苦游擊戰爭。歸化縣華楓區蘇維埃政府遺址原為楓溪鄉楓溪村張家祠,坐南朝北,平面呈長方形,民國初建,2層磚木結構……[詳細]
際下塘紅軍墓
  際下塘紅軍墓位于明溪縣楓溪鄉楓溪村際下塘路口左2米。1934年5月,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在中共臨時中央“左”傾錯誤戰略指導下,屢戰失利,蘇區日益縮小,形勢日趨嚴重。此時,地方-民團也乘勢蠢蠢欲動,頻繁對當地的革命隊伍發動襲擊。5月17日,紅軍25團某連張連長,帶領70余名戰士從寧化廟前回楓溪時,在華山河明橋受到華山-民團余傳芳團的襲擊,民團用土大炮裝上紅硝、耙齒、鐵砂突然向紅軍隊伍開炮。紅軍英勇反擊,繳獲了兩門土大炮,擊敗了民團,但張連長同2名戰士光榮犧牲,6名戰士負傷。紅軍戰士把犧牲的烈士遺體帶回楓溪,安葬于楓溪瑕上大沙壩上。1934年11月7日,國民黨軍第52師進犯歸化,占領了歸化城和東南地區,后又向西北逼進。閩贛軍區、地方軍民與敵人浴血苦戰后,歸化城失守。閩贛省機……[詳細]
192、紅軍崖
紅軍崖
  紅軍崖位于泰寧縣大龍鄉龍安村北面500米。1934年3月,泰寧縣城失守后,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及部分紅軍、游擊隊經梅口、弋口轉移到雙坪、龍安堅持斗爭。1934年初夏,國民黨軍和-民團大舉進犯龍安蘇區,妄圖把轉移到龍安的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一網打盡。6月26日,泰寧縣蘇維埃政府機關干部及紅軍、游擊隊100多人被敵人團團圍困在離龍安橋頭不遠的高山上。敵人放火燒山,情況十分危急。為掩護大部隊轉移,紅軍突擊隊奉命阻擊敵人。紅軍突擊隊在完成阻擊任務后,為了保證突擊隊能順利安全脫身,營部通訊員李火興挺身而出,要求只身一人留下拖住敵人。李火興,出生年月不詳,泰寧龍安人,家住白崖寨山下。12歲就給地主家放牛,經常挨打和受折磨。1934年,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以及紅軍獨立營等轉移……[詳細]
建泰獨立團游擊戰遺址
  建泰獨立團游擊戰遺址金鐃山位于泰寧縣大龍鄉鐃山村。1931年6月,國民黨軍在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二次“圍剿”失敗后,蔣介石又調集國民黨軍23個師又3個旅共30萬軍隊,開始向中央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這時候,毛澤東簽署了第三次反“圍剿”總動員令,紅軍主力千里回師贛南。7月9日,駐守泰寧的紅6師奉命收攏部隊,準備開赴建寧集結,回師江西興國。在撤出泰寧前,紅6師將部分干部群眾分散隱蔽到鄉下,并安排部署地方游擊隊牽制敵人,掩護主力紅--移。7月12日,紅6師回師江西興國參加反“圍剿”戰斗。中共泰寧支部和縣、區革命委員會及游擊隊的部分干部群眾,與開赴泰寧的建寧游擊隊100余人合編為建泰獨立團,轉移到兩縣交界的金鐃山一帶進行游擊斗爭。從1931年7月至1932年10月,建泰獨立團在長期艱苦的環境中始終堅持……[詳細]
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龍安遺址
  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泰寧縣西南方的大龍鄉。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期間,1934年3月,國民黨東路軍第10縱隊湯恩伯部逼近泰寧。3月19日,泰寧縣城保衛戰正式打響。面對壓倒優勢的敵人,紅軍戰士和泰寧民眾毫不畏懼,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救援的紅軍未能及時趕到,縣城再度淪陷。敵人占據縣城后,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及部分紅軍、游擊隊撤離縣城,4月間,經梅口、弋口遷移到大布的雙坪村,以雙坪、金鐃等為基地,組建區委和區蘇維埃政府,歷時一個多月。5月,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撤離大布鄉到龍安鄉開展工作。期間,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動員1200多名青年參加紅軍,積極籌集軍糧,幫助紅軍挖戰壕、修工事、削制竹尖、布置鹿寨、抬擔架、救傷病員等等。但在艱苦的斗爭環境中……[詳細]
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大布舊址
  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大布舊址李氏民宅位于泰寧縣大龍鄉(原大布鄉)雙坪村下坊自然村。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大布舊址原為雙坪村下坊自然村李氏民宅,屬于硬山式木構架磚瓦建筑,面寬約12米,進深10米,為二進式廳堂。舊址已經無人居住。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機關舊址同為李氏民宅,木制結構,面寬約15米,進深約12米。當年,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機關工作人員遷移到雙坪村時,生活起居就在此屋內,現在仍有村民居住。2006年5月,雙坪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機關舊址李氏民宅成為大龍鄉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大田紅軍橋遺址
  紅軍橋遺址位于泰寧縣大田鄉諳下行政村。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大田鄉是泰寧縣轟轟烈烈開展土地革命紅色區域之一。1933年2月至7月間,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革命委員會因紅一方面軍主力奉命西移強攻南豐,轉移到大田區堅持斗爭。泰寧再次解放后,各區鄉又開始了第二次分田運動,清算地主豪紳的罪行,把被地主豪紳--倒算回去的土地奪回來。大田鄉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更為高漲,農業生產獲得好收成。面對大好的革命形勢,地方-勢力自然非常痛恨,他們伺機反撲。1933年11月29日,大田區石塘、赤坑等村的游擊隊員30多人配合紅軍到金龍山打土豪,經諳下村返回大田。在過橋時,遭到魚川保衛團的突然襲擊,10余名游擊隊員和3名紅軍戰士犧牲。為了紀念革命先烈,人民政府把諳下橋改稱為“紅軍橋”。紅軍橋原名諳下橋,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15……[詳細]
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革命委員會遺址
  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革命委員會遺址位于泰寧縣大田鄉大田村耶穌教堂(鄉衛生院對面)。1933年2月,中央蘇區開展第四次反“圍剿”戰爭期間,集結在建黎泰地區的紅一方面軍主力奉命西移,強攻南豐,只留下部分地方武裝在泰寧堅持斗爭。2月23日,國民黨軍第56師田玉璠團卷土重來,再次搶占縣城,此時,泰寧完整的紅色區域只乘下大田區。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革命委員會退守到大田堅持斗爭。當時退守大田的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革命委員會只有少數的機關干部和紅軍工作團人員,武器配備很差,平均3人才有1支-。干部白天下村發動群眾,晚上就只能上山睡覺,有時一個晚上還得換好幾個地方,斗爭形勢十分嚴峻。為堅守最后這個紅色陣地,縣委、縣革委會首先采取措施大力加強機關的自衛能力,建立所在地的赤衛隊武裝,構筑防御設施,并從保衛機關的……[詳細]
建泰沿線阻擊戰遺址紀念碑
  建泰沿線阻擊戰遺址紀念碑位于泰寧縣梅口鄉金湖懸索橋頭。1934年3月19日,泰寧縣城保衛戰失敗后,紅5軍團第34師從泰寧縣城撤出,按中革軍委命令繼續駐防建泰沿線,阻擊、遲滯向建寧壓迫前進的敵人,從4月22日到5月9日的20天里,先后進行了李家坊、油店、弋口、梅口、挽舟嶺、橫路下等6場艱難的阻擊戰,給予國民黨軍以沉重打擊。最為艱難的是梅口阻擊戰。梅口位于杉溪和濉溪的交匯口,是建寧、泰寧兩縣水陸交通的集散碼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駐守梅口的紅34師在當地蘇維埃政府和群眾的支持下,早巳沿河構筑好陣地工事,嚴陣以待。4月26日,國民黨軍第88師264旅527團推進到梅口東岸的店上村,以-炮的強大火力開路,掩護工兵營架設浮橋。堅守河灘的紅34師100、102兩團則集中輕重機-火力--河面。雙方相持終日,……[詳細]
大源紅軍標語舊址
  紅軍標語舊址位于泰寧縣新橋鄉大源村下大源自然村村民住宅內。1931年6月至1934年7月期間,紅軍頻繁往來于大源村,紅軍政治部在村中積極開展宣傳,揭露國民黨的丑惡嘴臉,號召村民們起來參加紅軍,與國民黨軍隊作戰。村中民房、大門口、圍墻上,現在還保留著十幾條紅軍標語及部分革命文物。標語的內容有“紅軍是工農的軍隊”、“打土豪,分田地”、“戰匪救民”、“打倒國民匪黨”、“消滅屠殺工農的國民匪黨”、“撤銷一切苛捐雜稅”、“武裝暴-動-起來,實行土地革命”等。因年代久遠,且受風雨侵蝕,紅軍標語大都模糊不清。……[詳細]
  新橋反擊戰關隘(巫寮隘)及戰斗工事位于距離泰寧縣大源村約8公里。1934年3月22日,新橋反擊戰的第一戰就在這里打響。作為先頭部隊的紅13師38團搶先占據了巫寮隘(又稱茶花隘)、鹽隘兩個關隘,并修筑工事迎擊敵人。戰斗異常激烈,紅38團沉著應戰,打退敵人多次進攻,終因敵我懸殊太大,紅軍放棄兩個隘口,退回大源村。這2處關隘至今仍有當年紅軍挖掘的戰壕、掩體,是新橋反擊戰的重要遺址。巫寮隘(又稱茶花隘)、鹽隘自古就是重要的軍事關口,一條連接閩贛兩省的古驛道從這里穿過。過了隘口,可直通江西黎川縣。古時,除驛道之外,這條古道便是泰寧縣境內最為重要的出境通衢。……[詳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久久精品 | 欧美久久视频 | 亚洲444kkkk在线观看最新 | 欧美1区 | 色约约精品免费看视频 |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夜 | 日韩精品小视频 | 久久成人免费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 日本无卡视频 | 欧美精品久久久 | av免费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激情毛片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国产 | 国产精品日韩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1 |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在线 | 免费的靠逼视频 | 亚洲色图偷拍视频 | 成人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九九久久精品 | 一级黄色a视频 | 日韩欧美手机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色资源在线 | 日本黄色大片免费 | 91精品在线观看入口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 | 日韩在线影视 |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 一级黄色大片视频 | www,99热 | 麻豆三区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