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口汪氏宗祠位于黃山市黃山區三口鎮,年代為清。2019年,三口汪氏宗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三甲祠位于黃山市黃山區城區六角樓廣場東側,年代為明。三甲祠又名世德堂,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境內。每年臘月二十三晚,是祠堂祭祖之時。祭祖膳桌擺列36桌,每桌系紅帷,點一對紅燭,共72支紅燭,所有梁鉤上掛有大小宮燈、琉璃燈,燭火融融,紅光一片,著實可見其氣象之不一般。三甲祠大門前,隔月灣河,有一座同樣高大巍峨、雕琢精致的樓閣式……[詳細] |
![]() | 必吉嶺古道位于黃山市黃山區永豐鄉,年代為明清。2019年,必吉嶺古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箬嶺與旌歙古道位于黃山市黃山區、歙縣、宣城市旌德縣,年代為隋—清。2019年,箬嶺與旌歙古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黃山摩崖石刻群黃山摩崖石刻,是黃山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朵瑰麗奇葩,它使神奇險秀的黃山更具靈妙之蘊。黃山風景區園林管理者為弘揚黃山博大精深的文化,保護黃山獨特絕倫之瑰寶,對全山摩崖石刻進行普查與描漆出新,并輯錄成集。黃山摩崖石刻,或一字,或幾字,或數十上百字;或詠贊,或抒懷,或記游……皆凝聚著前人豐厚智慧與突發靈感,凝結著……[詳細] |
![]() | 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是為了紀念中國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譚家橋戰役而修建的紀念館,坐落在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譚家橋鎮,緊靠合銅黃高速譚家橋出口和G205國道旁風景秀麗、交通便捷。館內展出大量由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收藏家羅文田個人收藏的珍貴紅軍革命文物實物與圖片,再現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戰斗歷程和崢嶸歲月。黃山區委、區政府非……[詳細] |
![]() | 黃山石門水利風景區位于安徽省黃山風景區東部,距黃山南大門僅3.5公里,依托石門水庫而建。 景區屬水庫型水利風景區,是以水利工程、石門峽谷、飛瀑為主景,集黃帝文化、紅色文化為一體,融生態旅游、觀光體驗、休閑度假和科研教育等多功能于一身的水利風景區,被譽為黃山腳下的一顆璀璨明珠。景區自然生態條件優越,雨量充沛,水體清澈,……[詳細] |
![]() | 海心亭位于天海景區,顧名思義,這里是黃山方圓四百里的“海中之心”。亭周眾峰環繞,南可觀鰲魚、蓮花諸峰,北望光明頂,東西海兩邊對峙。 海心亭四角四柱,青石建筑,古樸大方,穩重端莊,高踞于崖上,很適合觀景。海心亭四處可見云海,另外,距亭約兩百米的鳳凰松,樹冠如鳳凰展翅,是黃山的十大名松之一;鳳凰松前還是能常見佛光的好地方。……[詳細] |
![]() | 溫泉至湯嶺道中,鳴弦泉左側,有一斜立巨石。據說李白在此喝酒吟詩,醉后曾繞石三呼,把剩酒潑在石頭上,李白醉臥石旁,巨石也跟著醉了,故名。明嘉靖二十年羅淵章題“醉石”二宇,刻于石上,二字高1米余,寬2米,字徑1米,行書體。醉石兀立溪旁,與附近山峰依而不連。在高約5米的橫斷面上,可見相互平行的垂直裂隙,與附近山峰傾斜的似層狀……[詳細] |
![]() | 興村程氏宗祠AAAA ![]() 興村程氏宗祠程氏宗祠,祠堂名。程氏宗祠位于黃山區城區5公里的甘棠鎮興村。始建于明代,后被毀,清代后期重建,今仍保留有明代建筑風格。該祠為程靈詵的行祠。始建于1447年春,正堂四檻,東西龐八檻,門屋四檻。前瞰石溪,右臨水渠。1486年冬復增寢室四檻。廣廈回廊,虹貫鉤連。現堂、屋、廊、鹿俱存。建筑宏偉,頗為壯觀。有三進,墻……[詳細] |
![]() | 時代:唐至民國地址: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黃山游覽磴道,初始于唐代,形成于明清,發展于民國,完善于當代。以天海為中心,分為東、西、南、北四條主干道,輔以支道連接,形成貫通各景區景點的盤道網絡。目前,全山磴道總長約85公里,有石階6.3萬余級。歷代鋪筑磴道的同時,還在沿線相應修建了一批時代特色鮮明,且與自然風光互為輝映的樓臺……[詳細] |
![]() | 樵山神仙洞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太平湖畔, “貢榧”之鄉的新明樵山,據《中國名勝詞典》記載:“游人步入洞內,霧靄裊裊,幻覺頓生,如入仙境,故名神仙洞”。是以溶洞景觀為主體、洞外自然風光、人文景觀融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名勝區。因景區內不僅洞內有著國內許多地下溶洞所不能比擬的眾多神奇景觀,和那洞外秀麗的自然景觀以及文化底蘊濃厚的人……[詳細] |
![]() | 黃山五龍潭位于芙蓉池不遠的松谷溪中,所謂“五龍潭”是五塊巨石,形似巨龍,頭伸入潭,尾展溪岸,其狀如五龍吸水,故名“五龍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記》中描述:“青龍潭,一泓深碧,更會兩溪,比白龍潭勢既雄壯,而大石磊落,奔騰亂注,遠近群峰環拱,亦佳境也。” ……[詳細] |
![]() | 楊家寨位于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烏石鎮境內。以優越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為背景,以漂流、沙灘體育活動、真人CS、戶外拓展訓練等康體游樂,和以露營、戶外拓展訓練、垂釣、狩獵、跑馬、生態農莊參與等休閑游樂為主要游憩活動,以特色餐飲、特色住宿、特色產品銷售為主要服務內容的,集游樂、餐飲、住宿和休閑體驗為一體的綜合型旅游景區。……[詳細] |
![]() | 楊文會,號仁山,安徽石埭縣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自幼讀書,但不喜科舉業。當咸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革命軍進攻安徽,他隨著家人輾轉遷徙于各地,前后十年。這時他學習音韻、歷數、天文、地理以及黃老莊列等學問。同治三年(1864),他因病專心研究有關修養的書籍,得《大乘起信論》,反復讀誦領會其中的奧義。接著又看……[詳細] |
![]() | 【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黃山市黃山風景區的西麓,安徽省著名旅游景點太平湖畔的烏石鎮長蘆村境內,距黃山直線距離30公里,距合銅黃高速公路6公里。從安徽省103省道轉桃和線公路到永慶庵山腳僅20分鐘車程。【歷史沿承】永慶庵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占地面積1000余平方米,擁有山門、大雄寶殿、佛塔、寮房等。【佛教建筑】總建筑面積達……[詳細] |
![]() | 西峰寺始建于北宋神宗年間,在近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香火十分興旺,影響遠及皖南各縣,號稱“小九華”。清朝咸豐年間,西峰寺毀于太平天國戰火:民國三十二年,當地信眾捐資重建,但規模已大不如前。1964年,湖南名僧釋從聞法師只身來到瀕臨凋敝的西峰寺,開荒種地,養蜂兌蜜,重燃香火,力振佛門。改革開放以后,宗教政策日益昌明,西峰寺游人……[詳細] |
![]() | 鳳凰源,是黃山東海布水峰與仙都峰之間的一道大峽谷,縱深10余公里,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中國黃山的主要景觀之一。谷口在烏泥關205國道旁,交通便利。鳳凰源中,奇峰秀出,怪石羅列,翠水長流,森林茂密,處處奇觀。如安臥翠巒的鳳凰石,流光溢彩的鳳凰池,婀娜多姿的鳳凰松,高闊平坦的鳳凰臺等。千般景致,萬種風情,鳳凰于飛,一見……[詳細] |
![]() | 百丈瀑位于青潭、紫云峰之間,順千尺懸崖而降而得名,是黃山三大瀑布之一。枯水季節時,涓涓細流,如輕紗縹緲,稱百丈泉。附近有百丈臺,在臺上觀瀑,效果更佳,臺前建有觀瀑亭,越南領袖胡志明為亭手書題額。枯水季節涓涓細流,如輕紗縹緲,稱百丈泉,泉上為布水源,下為百丈潭。每當雨季,巨大的懸崖上,瀑水奔流,直瀉百米,猶如白絹長垂,疑……[詳細] |
![]() | 黃山民間藝術館黃山民間藝術館由中國著名畫家李俊琪先生題寫館名的黃山民間藝術館,坐落在中國安徽黃山區,地處黃山、太平湖、九華山黃金旅游線上,是丁仍芳先生20余年來力盡艱辛。搜集、整理建成的一個具有較大規模和較高品味的民間藝術展覽館。黃山民間藝術館為典型的黃山徽派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館藏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分為名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