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岡石窟AAAAA ![]() 云岡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云岡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齊鑿的。北魏經歷了“太武滅佛”、“文成復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云岡石窟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后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現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現存洞窟大部分鑿于太和十八年(494)遷洛前。據《水經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詳細] |
![]() | 大同古城墻AAAA ![]() 大同城墻位于大同市中心區域,古城面積3.45平方公里,輪廓呈正方形。現存城墻是明代大將軍徐達在漢、魏、唐、遼、金、元舊城基礎上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增筑起來的。城墻高14米,上寬12米,下寬18米,周長7.2公里,建有主城門四座,東曰和陽門、南曰永泰門、西曰清遠門、北曰武定門,同時還建有護城河、吊橋、城樓、箭樓、月樓、望樓、角樓、控軍臺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古城墻與護城河及環城公園如今已成為大同這座千年古都一道亮麗的風景。大同古城墻據明正德十年(1515)《大同府志》載,明洪武五年(1372)大將軍徐達在唐、遼、金等舊土城基礎上增筑新城,平面略呈方形,……[詳細] |
![]() | 大同華嚴寺AAAA ![]() 華嚴寺位于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據佛教的七大宗之一——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而修建的,故名華嚴寺。寺內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筑、塑像、壁畫、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國遼代藝術的典范。上華嚴寺俗稱上寺,是以大雄寶殿為主體的一組建筑。進入山門,可見方門兩側門楣分別磚刻有“拈花笑”和“擎竹間”三字,均出自于佛家典故。大雄寶殿始建于遼代清寧八年(1062),保大二年(1122)毀于兵火。金代天眷三年(1140)在舊址重建,以后歷代予以修補。大殿面寬九間,進深五間,面積1559平方米,是我國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同時也是我國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遼寧省義縣奉國寺大殿)。……[詳細] |
![]() | 善化寺AAAA ![]() 善化寺(第一批國保)是我國現存遼、金時期布局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寺院建筑。據寺內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記》碑載: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原名開元寺,五代后晉初易名大普恩寺。遼末保大二年(1122年)大部分毀于兵火,金天會六年(1128年)重建。明正統十年(1445年)始更今名。善化寺俗稱南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依中軸線為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寶殿,層層疊高。東有文殊閣(已毀),西為普賢閣。院內建筑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寶殿、普賢閣均為遼金時期原構。天王殿,現為山門,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單檐廡殿頂。是我國現存金代時期最大的山門。左右次間有明塑四大天王像,橫……[詳細] |
![]() | 李二口長城景區AAAA 李二口長城景區位于天鎮縣城東北12公里處,景區總面積7平方公里,核心面積2.5平方公里。景區內長城資源豐富,民俗底蘊厚重,共分長城景觀、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生態休閑、康養研修等五個區域,圍繞李二口“小八達嶺長城”、“錯長城”、云東古道等歷史文化資源,建有歷史陳列館、“石頭記”大觀園、紅色記憶館、九曲黃河燈陣、水景游園、杏韻天成等景觀和景點,為廣大游客提供集文化、訪古、生態休閑于一體的旅游體驗。李二口長城景區以展示長城文化內涵,彰顯民族融合魅力,增強公眾文化自信為建設主旨,目前,李二口長城被列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45個國家層面重點建設項目,成為“游山西、讀歷史”文化旅游重點景區,入選農業農村部“2……[詳細] |
![]() | 魏都水世界AAAA 魏都水世界是山西省乃至華北地區規模最大、項目設施最完備的室內水上樂園,也是華北地區最全面的生態旅游休閑綜合體。樂園里有14種有名熱帶植物,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大氧吧,多樣化的娛樂方式適合不同年齡層次的游客,是親朋好友出游的必玩之處。同時,除了主打水上娛樂外,園區內還有不少農業活動,打造了一個農業科技旅游觀光綜合之地,填補了大同市綜合生態旅游項目的空白。魏都水世界位于大同市區主干道——魏都大道的南端,包括室內水世界、溫泉洗浴、韓式汗蒸、各式風味餐廳、酒店客房、多功能會議室、VR科技館、科技果蔬園、農業采摘等。大型的戲水區內有趣味水寨、彩虹競賽滑梯、大喇叭滑梯、敞開皮筏滑梯、水上飛龍滑梯、沖天大回旋滑……[詳細] |
![]() | 晉華宮礦山公園AAAA 大同晉華宮煤礦,建于一九五六年,礦井位于大同煤田東北邊緣,總面積41萬平方公里,可采儲量1.5億噸。目前已形成了年產煤380萬噸、擁有采掘、洗選、多種經營等煤礦設施和包括職工家屬在內共五萬多人的大型煤炭企業,是全國最大的優質動力煤生產基地之一的大同煤礦集團公司唯一的多井口現代化礦井。煤炭以低硫、低灰、高發熱量聞名于世,遠銷歐亞美等國家和地區。晉華宮煤礦與云岡石窟毗鄰,是云岡旅游區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恒山—懸空寺—云岡游的重要環節,從內部資源講,晉華宮煤礦交通便利,云岡旅游專線和大同市至新高山鐵路客運專列都從礦區內穿過,晉華宮煤礦是一個大型、現代化礦井,生產系統健全安全,煤炭生產的整個過程都可展……[詳細] |
![]() | 大同方特歡樂世界AAAA 大同方特歡樂世界坐落于大同市御東新區,是晉冀蒙地區首家高科技主題樂園。大同方特歡樂世界以科幻和互動體驗為最大特色,采用國際一流的理念和技術精心打造,可與世界最先進的主題樂園相媲美。園區由飛越極限、生命之光、逃出恐龍島、魔法城堡、唐古拉雪山、火流星、海螺灣、華夏五千年、熊出沒脫口秀等20多個主題項目區組成,涉及主題項目、游樂項目、休閑及景觀項目等200多項。其中包括國際一流的高空飛翔體驗VRSoaring項目《飛越極限》,將虛實完美結合的MRRide表演項目《魔法城堡》,綜合運用幻影成像、瞬間消失移位等電影特技的ARTheater項目《聊齋》以及由趙忠祥老師配音、融知識娛樂為一體的巨幕劇場《生命……[詳細] |
![]() | 北岳恒山AAAA ![]() 恒山位于山西渾源縣境內,相傳4000年前舜帝北巡至此,見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岳”;恒山崛起于桑乾盆地南端,連綿數百里。橫亙寨上,主峰海拔2017米,山上怪石爭奇,古樹參天,蒼松翠柏之間散布著殿亭樓臺,給雄偉的北岳增添了不少秀色。古有恒山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懸空寺等十余處,最為著名的就是懸空寺。懸空寺坐落在金龍口的絕壁上,一組紅綠相映的建筑群,玲瓏剔透,像是一幅彩畫貼大石壁上,又像無形的線把幾座小房子系在半空。正如當地民謠說的“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該寺始建于北魏王朝后期,經金、明、清三代重修,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山門依山勢朝南,全寺大小40間殿宇臺閣緊貼巖壁一字……[詳細] |
![]() |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AAAA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位于喬溝南側約一公里的山坡階地上,坐東面西,為建筑面積825平方米的兩層建筑,由楊成武老將軍題寫館名。1986年8月10日,聶榮臻元帥為紀念平型關大捷賦詩一首。并次日,致信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出“平型關大捷意義重大,修復紀念館是必要的。”2007年對其改擴建,于2009年9月27日重新開館的景區總面積為8.5平方公里,總體規劃分為戰爭軸、紀念軸和烽火臺虛軸三大軸線14個景點,5個功能服務區。改擴建后的平型關大捷紀念館主展廳和半景畫館內陳列的部分珍貴圖片、文獻資料和文物,是首次公開展出。半景畫館運用現代科技和藝術手段再現了平型關大捷的戰斗場面。平型關戰役遺址位于山西省靈丘縣城西南……[詳細] |
![]() | 懸空寺AAAA ![]() 懸空寺(第二批國保)時代:明地址:渾源縣城南5公里北岳恒山下金龍口西崖峭壁據《恒山志》記載,懸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約公元六世紀),后經歷代重修,現存建筑皆明清遺構。全寺建筑懸掛在恒山之麓的峭壁上,崖壁呈90度垂直,崖頂呈倒懸之勢。寺坐西朝東,寺門南向,全寺建筑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開,漸次增高。寺院呈長方形,長數十米,寬約5米,有大小殿閣四十余間。共分三組。第一組建筑以三官殿為主體,是奉祀道教之所,幾座殿內供奉道教塑像。中間一組建筑是以三圣殿為主體,殿內供奉佛教造像。最后一組建筑是以三教殿為主,奉儒、釋、道三教之祖。三教殿為全寺最高的建筑,為三層檐歇山頂,內奉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像。懸空寺的建……[詳細] |
![]() | 大同土林AAA 土林是種獨特的流水侵蝕地貌,它氣勢恢弘、鬼斧神工,盡現黃土高原蒼涼肅穆之美,是攝影愛好者的理想素材。土林位于的大同縣杜莊鄉,方圓一公里,被當地人稱作“石板溝”,在這里已經隱藏了不知多少年。碧波蕩漾的水邊矗立著由于桑干湖支流日久天長的侵蝕而形成的一處處似古堡而非古堡、似雕塑而非雕塑的奇異景觀。在不同光照的情況下,土林會呈現出奇異的色彩變幻:時而金光閃閃,時而紅若火焰,時而黛如深淵,時而白如霜田,氣勢恢弘,鬼斧神工,盡現黃土高原蒼涼肅穆之美,成為眾多攝影愛好者的創作空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了土林詭異迷離的地貌,當你走進這里,一時很難明白自己是登陸火星上還身陷魔域仙界。這就是大同土林,當地人叫“石……[詳細] |
![]() | 大同文廟 ![]() 文廟(第三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城內東南隅據《大同府志》記載:“舊學府在府治東,即元魏中學書,遼西京國子監,金時之太學,元之大同縣學也。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建為府學,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以府學為代藩府學,改云中驛為府學,即今學也。”這里所謂府學即今日之文廟。文廟原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建筑群,現大多已塌毀,僅存大成殿、過殿、東配殿和西配殿。大成殿是文廟主要建筑,坐北朝南,為明代所建。建筑置于月臺上,呈“凸”字形,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斗栱六鋪作,每間兩朵。轉角斗栱繁縟復雜,柱網排列為減柱做法。大殿前的月臺四周有石欄圍繞,欄桿中間嵌有宣武巖石刻。欄桿中的石刻上雕刻著我……[詳細] |
![]() | 車河有機社區AAA 車河有機社區位于紅石塄鄉,包括上車河、下車河兩個行政村,人口182人,面積27平方公里,耕地1213畝。該項目由金地公司和車河村農民合作社共同建設,總投資3.8億元,建設工期3年,是集“百企千村”產業扶貧工程、省轉型綜改重點項目一期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于一體的一個綜合工程。該項目主要對上、下車河兩個村進行整體改造,發展有機種植、養殖業,并建設生態旅游設施和新型農居。具體建設內容為:建設兩層結構130平方米的新型農居60套,作為村民安置房;“一元圓你創業夢”公寓30套;鋪設天然氣管道13公里;建污水和垃圾處理廠各1座;建設民俗博物館(建筑面積700平方米、院落3000平方米)1座、傳統廟宇……[詳細] |
![]() | 平型關景區AAA 平型關位于山西省繁峙縣城東北65公里處,勾注山東端,繁峙縣橫澗鄉東北端的平型嶺上,為雁門十八隘之一,中國九大名關之一。四周群峰挺拔,地勢險要,是穿過內長城的重要通道,為歷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1937年9月,八路軍115師在關北喬溝一帶伏擊日軍,殲敵千余名,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使平型關名揚中外。1961年3月4日,平型關戰役遺址被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平型關被中共中央宣傳部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平型關景區包括平型關段長城、關城、關堡(平型關村)、古關道、烽火臺、校場、六郞城等,總面積1.9km2。平型關現存關城始建于明正德六年……[詳細] |
![]() | 守口堡風景旅游區AAA 守口堡長城守口堡為明長城大同鎮關堡。位于山西省陽高縣境內。據史載,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設,隆慶六年(1572)磚包。城周“一里二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只城東有一門。明時在此駐守備,分守長城“十三里,邊墩二十三座,火路墩四座”。明隆慶年間俺答汗部由此入犯,曾使大同全鎮告急。今城堡已毀。長城由守口堡至鎮宏堡,人為破壞較少,地勢稍有起伏。守口堡長城重修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在陽高縣境內,全長約46公里。有關隘4處,由東至西為正門堡、守口堡、正宏堡、正邊堡。各堡間共有墩臺138座,正方體,較完整的底寬15米,頂寬7米,高15米,夯層13—20厘米。在守口堡村內的一段氣勢最雄偉、……[詳細] |
![]() | 花塔生態民俗景區AAA 花塔生態民俗景區位于大同市靈丘縣獨峪鄉,是大同市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550米,四面環山,河水繞村。這里春秋兩季鳥語花香,山青水秀,氣候宜人,無霜期長,氣候適中,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山上花草樹木100余種。……[詳細] |
![]() | 渾源州署AAA ![]() 渾州署即渾源州衙,位于縣城永安西大街,始建于金代,現存建筑是明朝太祖洪武七年州判張溥主持營造,距今已有645年的歷史,占地49畝約32500平方米,有房舍310余間。渾源州衙建筑群是目前我國北方現存的古官署衙門中獨具特色的明清風格州衙建筑,歷經各朝代修建擴建,到清朝乾隆時,逐步形成布局嚴謹、規制齊全、規模宏大、深邃森嚴的一處高品位、全功能的官署衙門。……[詳細] |
![]() | 廣靈剪紙藝術博物館AAA 中國廣靈剪紙藝術博物館始建于2007年8月,位于“國家綠色農業示范縣”、“國家食品安全示范縣”、“中國綠色名縣”,以生態、休閑、旅游為特色的“晉北綠色經濟區”、“京西旅游休閑地”、“塞外民俗風情園”——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城東,門前為201省道,右邊是同廣高速公路出口,交通非常便利。中國廣靈剪紙藝術博物館是全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剪紙專題博物館。下設“廣靈剪紙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廣靈縣多堂剪紙文化產業園區有限公司”、“廣靈縣張氏剪紙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大同市廣靈剪紙職業培訓學校”和“廣靈縣張氏剪紙文化藝術中心”、“廣靈縣佳佳剪紙文化用品中心”等6個單位,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文化……[詳細] |
![]() | 新中國水土保持第一山--大泉山年代為1955年,位于陽高縣大白登鎮大泉山村。大泉山地處陽高縣城南部10公里處的大白登鎮境內,地形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山下大泉山村因毛澤東批示而得名。大泉山共有8座大山、12條大溝、72條小溝,最高海拔為1031米,境內外地形復雜,山、溝、坡縱橫交錯,屬黃土丘陵溝壑區。大泉山不論是地質風貌、生態保護,還是人文條件和歷史條件都潛在著旅游開發價值。大泉山總體規劃原則是依據風景區的典型景觀特征、游覽觀賞特點、資源類型、區位因素以及發展對策與功能,來選擇確定旅游發展定位方向。景區以白登山、落鳳山、鳳凰山、大泉山等地自然邊界線為主要參考依據,結合景區主要的建設及景區的開發現……[詳細] |
![]() | 新平堡鎮AAA 新平堡鎮,一個文化歷史悠久、塞外風情濃郁的古鎮。千百年來,北方少數民族匈奴、契丹等與漢族在這片土地上混居生活,造就了漢族與少數民族從斗爭走向融洽的歷史,形成了以軍事文化、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融為一體的文化特色,培育了濃郁的塞外風情和獨特的邊塞民族文化。 新平堡鎮因軍而顯,卻因商而盛,曾有“茶馬古道”的稱謂。是晉冀蒙三省(區)交界的商貿通達之地,發達的商貿業曾經是它最驕傲的歷史。現在,新平堡鎮的北街仍是商貿一條街。街面僅兩步寬,但兩邊店鋪林立,商品齊全。沿街保存較好的古建筑無聲地述說著昨日的歷史,鎮內100多處古色古香明清建筑頗具特色,講述著往日的繁華,為民居建筑中少有的佳品。每年的陰歷五月十八,……[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