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異故城位于仰韶鎮禮莊寨村的西部,古城址建筑在東西兩條流水交匯處—回溪河之北,城墻僅筑起南、北、西三面,東墻尚未筑起時,戰爭已經結束。城墻底部寬20米,頂寬5米,殘高20米,周長200米。它是為戰爭服務的城堡。這座尚未竣工的殘城堡,就是東漢名將馮異于建武三年(公元27年)大戰赤眉軍于崤底(現陽光溝一帶)筑壁堅守的遺跡,故名“馮異城”。馮異,字公孫,穎川父城(今寶豐)人。曾為王莽拒漢,后又依附劉秀,在劉秀建立東漢政權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在建武三年鎮壓赤眉軍,深得劉秀賞識,劉秀曾下詔稱:“赤眉破平,士卒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澠池……(詳見《后漢書》)。”馮異城古城墻系土質構成,土層厚度不勻,夯窩疏密不均。說明是在緊急情況下的建筑,雖經2000年的風雨剝蝕,至今毀壞不大,對于研究古代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