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蔣經國先生于1939年3月來到贛南,故居是1940年蔣經國主持興建的仿俄式磚木結構建筑,面積為170多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魚鱗板墻,板瓦屋面,該建筑保存完好,為贛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蔣經國先生舊居,虎崗位于贛州市東北郊,原為一片黃土岡。蔣經國先生主政贛南時,于1943年6月在此創辦了“中華兒童村”。兒童新村依山臨水,建筑物錯落排列有1公里長,村中兒童最多達1000多名,其中多為抗戰時間無家可歸的難童。1945年2月日寇進犯,贛州淪陷,兒童新村停辦。“中華兒童新村”是民國時期的一處重要史跡,現虎崗保留有大部分當年兒童新村的建筑物,計有坊式山門、村公所、迎賓館、小會場、蔣經國先生舊居和3棟教室、8棟……[詳細] |
![]() | 1939年蔣經國到贛南后,在此建立官邸,從1940年至1945年,他和妻子--都住在這里。來過這里的還有白崇禧以及蔣經國的弟弟蔣緯國。官邸依山傍水,環境優美。這是按照西方建筑的特色建造的一個小別墅,院內白玉蘭是1941年蔣經國先生親手種的。舊居內有一塊“有功文教”的木匾,是蔣經國先生書贈給江西安遠縣歐陽振先生的,歐陽振因為捐款一萬元,修建了安遠中學,蔣經國覺得他慷慨可風,所以就題寫出了這塊匾贈給他。《新贛南家訓》,是蔣經國先生當年在贛州的時候根據《朱子家訓》的格律和韻文寫的,要求男女老幼都會讀,都能背誦。贛州很多老人至今還能背出這首《新贛南家訓》。蔣經國先生的臥室,這一張辦公桌是他用過的原物,……[詳細] |
![]() | 洞頭朱德舊居位于洞頭鄉洞頭畬族村,該建筑始建于明朝后期,系當地畬族的藍氏宗祠,距今有500多年歷史,是畬族藍氏在洞頭最早的建筑。該宗祠座南朝北,占地面積約400多平方米,是藍氏族人舉行各種社儀及信仰的地方,在建筑風格上有它獨特的民族風格和豐富的客家文化內涵。同時該建筑具有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根據洞頭老人藍昌啟(蘇區老干部,已故)、藍錦長(85歲,曾擔任洞頭鄉鄉長)、蘭瑞良(79歲)等人的口述,革命家朱德同志曾在藍氏宗祠住宿,并做詩一首(現未收集到)。此外,蘇區紅軍也多次在藍氏宗祠內休整、招兵。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從井崗山出擊贛南。2月6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紅四軍主力由福建……[詳細] |
![]() | 這棟房子原是蘇區時期破產地主楊衍蘭的私祠,稱為元太屋,建于1876年,是典型的客家民居。1933年4月,中央執行委員會從葉坪遷駐這里。中央執行委員會產生于1931年11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由63名委員組成,毛澤東當選為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在1934年1月召開的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選舉175人為正式中央執行委員,36人為候補委員,組成新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毛澤東繼續當選為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中央執行委員會是全蘇大會閉幕后的最高權力機關,不僅要負責法律的制訂和頒發,還要監督各項法律的實施執行。中央執行委員會在成立的三年時間里,共頒發了《土地法》、《勞動法》、《婚……[詳細] |
![]() | 新屋里毛澤東舊居位于信豐縣嘉定鎮長生村新屋里組,時代為1932年。毛澤東同志第四次來信豐,為當地革命送來了馬列主義,把革命推向了新階段。1932年7月中旬,毛澤東同志于“水口戰役”后,率領紅軍一軍團,撤離水口,返回中央蘇區時經烏逕到了信豐,紅軍即在信豐各地進行休整。毛澤東同志就住在離縣城三四里路遠的新屋里村。在新屋里,毛澤東同志的床和辦公室一起設在葉屋的大廳里,陳設非常簡單,用一張條凳,擱上一塊門板當床,旁邊放一張八仙桌為辦公的地方。辦公桌上放著紅藍鉛筆、墨硯、一刀紙和一本《馬列主義概論》,桌子上放著一擔鐵皮的文件箱。廳堂的墻上掛著地圖。一邊戰斗一邊生產,毛澤東同志經常深入群眾,關心群眾生產和……[詳細] |
![]() | 陳毅舊居位于大余縣池江鎮蘭溪村彭坑,為游擊隊交通員周蘭家。整棟建筑為土木結構,青瓦蓋頂,分為上下廳,中間有天井,占地面積為200平方米,是典型的贛南客家民居。彭坑地處大余,信豐,廣東南雄3縣交界處油山北鹿,背靠高山,南通南雄大蘭,北出池江,東鄰信豐的上,下坪,地勢險陖,山巒連綿森林茂密。1936年春,陳毅來到了池江彭坑,先在彭坑的大葉坑,沙子坑等一帶搭棚居住,經常走動,東一夜,西一夜,后來,腿傷復發,就在游擊隊交通員周蘭家后山上一顆大松樹下搭了一個筒易的草棚住下,為便于治療陳毅的腿傷,在周蘭夫婦的要求下,陳毅搬進周蘭家居住。從此,游擊隊常在這里開會,研究斗爭策略。1934年10月,主力紅軍從中……[詳細] |
![]() | 古樟毛澤東舊居地點:石城縣琴江鎮古樟村事情發生年代:1929年3月舊居為熊氏民居,牌樓大門,磚土木結構,坐北朝南,懸山頂,分前后廳,面闊11.75米,進深21.15米,廂房、橫屋共14間,前有庭院,占地面積378.3平方米。1929年3月7日,毛澤東、朱德同志率領紅四軍從廣昌向贛南閩西進軍途中,首次來石城,居住于此。紅四軍進入石城當天,在古樟村召開了勞苦群眾大會,號召勞苦大眾團結起來,進行武裝斗爭,建立紅色政權,擴大紅色根據地,粉碎敵人圍剿。為石城紅色政權的建立起到重要積極作用。舊居是一代偉人革命實踐的歷史見證物。它的保存,對于研究毛澤東的革命實踐活動和石城人民革命史有著重要意義。2018年3……[詳細] |
![]() | 古柏烈士故居(司馬第)位于尋烏縣晨光鎮沁園春村,建于清道光年間。座西北朝東南,面闊三間,二進三廳二廂房一圍攏,磚木結構,抬梁式懸山頂,整棟建筑呈正方形,面寬進深均為90米。圍屋外墻體用河卵石壘砌或用三合土夯筑,門樓門額題有“司馬第”三個大字,上、中、下廳用12根對稱木柱支撐,中廳天花置一八角形藻井,廳堂內雕梁畫棟,工藝精美。圍屋右側建有一座用河石、三合土夯筑而成,高16米,邊長15米共五層的正方形炮樓。1906年1月,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農紅軍的優秀指揮員古柏烈士出生于此。整座故居規模宏大,結構合理,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革命文物價值。2004年7月29日,尋烏縣人民政……[詳細] |
![]() | 社下彭德懷舊居位于營前鎮下灣村社下自然村山腳下,該屋坐南朝北,土木結構,懸山頂,通面寬9間35米,進深二廳,內有一天井,占地面積581平方米,1983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32年初,紅三軍團攻打贛州城失利,2月9日彭德懷率部隊到營前蘇區休整,司令部設在此屋,彭德懷住在右廂房,長達3個月之久。其間,彭德懷同志一邊整頓隊伍,一邊支持地方政權建設,支持群眾生產運動,糾正了當地“肅反”擴大化的錯誤,修建了一條十里水渠,使當地農業生產有較大發展。2014年縣文廣新局爭取到國家文物局、財政部59.8萬元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對舊居進行了全面維修。豎年,縣博物館對其進行了陳列布展。2018年3月被省……[詳細] |
![]() | 1929年1月13日,毛主席率紅四軍從茨坪出發,經左安、三家村,過金盆在此來到營前,下午毛澤東同志在營前象牙村崩河墈陳氏祠堂會見了營前地下黨負責人何仿文通知,晚上毛澤東同志召開了連以上干部會議。上猶、南康、崇義、遂川等縣地下黨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毛澤東同志熱情地接待了到會同志,并向到會同志作了重要講話,對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建立革0據地的三結合“工農武裝割據”等重大問題,作了詳細的、科學的分析,從理論上解決了當時部分同志“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問題,武裝了思想,指出了革命的正確道路。當晚毛澤東同志就住在這里。-住在營前萬壽宮。次日,天剛拂曉,毛澤東同志又率領部隊,經過營前下灣黃坑到崇義杰壩,不……[詳細] |
![]() | 營前毛澤東舊居位于營前鎮象牙村崩河堪自然村,始建于清嘉慶年間,為土木結構,懸山頂,通面寬六間29.7米,進深二進,中隔一天井,舊居占地面積588平方米。1929年1月14日毛澤東同志率紅軍主力從井崗山向贛南閩西進軍,從遂川進入我縣營前,毛澤東同志當晚就住在此民居召開了崇、猶、康等縣地下黨負責人聯系會,對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據地等問題作了指示,拉開了我縣武裝斗爭序幕。1983年被縣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縣文廣新局爭取到省文化廳、財政廳50萬元基層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對舊居進行了全面維修,同年,縣博物館對其進行了陳列布展。2018年3月被省政府列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武陽毛澤東同志舊居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武陽鎮武陽村圍下。原為和尚庵,建筑年代不詳,系磚木結構,座南朝北,三間橫屋,占地125.57平方米。1933年5月19日至22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為總結春耕生產運動的經驗,表彰先進,掀起夏耕運動高潮,增加二成收獲,選擇春耕生產成績最好的瑞金武陽區召開贈旗大會。期間,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在武陽主持召開春耕生產贈旗大會時就住在此房。此外,毛澤東還在此多次召開群眾座談會,并認真聽取了中共武陽區委書記、蘇區政府主席的工作匯報,為大會的報告豐富了內容。該舊址于1990年公布為瑞金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彭德懷、陳毅、何長工、鄧子恢、滕代遠等革命領導人曾來營前進行革命活動,現仍存有毛澤東、彭德懷同志舊居。彭德懷在營前進行革命活動三個多月,大部分時間住在營前鎮下灣村社下葉屋,這里依山傍水,與營前圩一水之隔,龍潭電站指揮部就是當年的營前老墟(“頭唐江,二營前”當時指的就是這里)。葉屋分為上屋和下屋,彭德懷住在上屋的西廂房,司令部及食堂設在下屋,葉屋的門框及墻壁上還留有許多當年紅軍寫下的標語。葉屋后山還有一段當年挖下的戰壕。站在葉屋后山的山頂上,可一覽營前的全貌。不對的政治部設在當時的西昌鄉學(營前孔廟)。……[詳細] |
![]() | 塔下毛澤東舊居-福星圍年代為1932年,位于全南縣社逕鄉塔下村大屋下圍上。2018年12月4日,塔下毛澤東舊居-福星圍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舊居東、南、西、北面原外墻向外延伸1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四面外延伸2米,建設控制高度10米。……[詳細] |
![]() | 1932年5月,鄧小平調任會昌縣委書記。6、7月間,受黨的重托,在筠門嶺壩篤下和芙蓉寨,先后組建了會尋安中心縣委和江西軍區第三分區,并任中心縣委書記、三分區政委。從此,鄧小平坐鎮中央蘇區南大門,領導南線軍民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斗爭之中,在筠門嶺工作、生活了10個月。-到南線任職后,根據閩粵贛邊區實際,堅持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主張,-王明“左”傾錯誤。一是加強了各縣黨政建設,發展黨員3000多人,建立健全了縣區鄉各級黨政組織;二是根據南線軍事斗爭需要,發展壯大赤衛軍、游擊隊等13528人,采用靈活機動的“十六”字訣,粉碎-“圍剿”;三是深入土地革命,貫徹執行正確的土地分配政策,重視經濟文化建……[詳細] |
![]() | 毛澤東舊居座落在城南馬蹄崗上,是一座河石石灰砌二層樓房。此樓建于1917年,原是一耶穌教牧師住宅,1930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這里進行了著名的“尋烏調查”。紅軍撤走后,-派兵攻占尋烏,燒毀了這座小樓,直到1972年才按原貌重新修復,并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今的“毛澤東舊居”樓房寬厚而雄偉,正面和右側屋檐鼎立著八根米紅大圓柱,構成一條寬三米的直角走廊。蒼勁青翠的樟樹,剛毅的鐵樹,一簇一簇的桔樹,環護著毛澤東舊居,青枝綠葉,紅樓青瓦,交相輝映。小樓右邊是尋烏調查陳列館,里面陳列著一批珍貴的革命文物和文史資料。……[詳細] |
![]() | 新溪毛澤東舊居位于崇義縣長龍鎮新溪村老街小組,年代為1934年。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蕭華故居位于興國縣瀲江鎮東街社區肖屋村,時代為1916年。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陳奇涵故居位于興國縣瀲江鎮壩南村,年代為1897年。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排下朱德舊居位于寧都縣,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