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侯莊村共有353戶,村民1179人,黨員48人,村民代表13人,村“兩委”班子由5人組成,耕地面積1358畝,魚池1000畝,復墾地800畝。2014年集體收入143.5萬元,人均收入1217元。
去年,二侯莊村全體村民喜遷新居,成為第一個搬遷至王穩莊示范小城鎮的村莊,進一步提升了村民們的居住環境。近年來進行了農田水利的更新改造,重建泵站一座,管涵直徑1.8米,灌溉長度2000米。新建閘涵16座,清淤溝渠5000米,新建400米水井3個,為的農田排澇抗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新建菜市場4800平米,冷凍庫1200平米。新建溫室大棚10個,為增加集體收入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發展。預計在2015年至2018年還將建新型農業休閑觀光園一座,生態農業觀光園以親和地方特色、親和自然為理念,以旅游休閑為主,農業觀光為輔,分為7個功能區塊:入口區、素質教育區、休閑娛樂區、生態農業展示區、生態濕地景觀區、水上活動區、生活管理區,為把建成魚米之鄉基地打下牢固基礎。
二侯莊村相傳建于明朝成化年間(1465~1487),最早此地是李姓的草洼子,侯姓來此地為李姓看草洼,侯姓共來兄弟二人,兄落之地曰大侯莊,弟便接兄之順序,遂名二侯莊,相沿至今。
“文革”期間曾更名為“四新”。
位于鄉政府駐地西南2公里處,獨流減河北岸,北緯38。52,東經117。15,距津淄公路1.5公里,有鄉村公路相通。
清末民處屬靜海縣東路小韓莊地練。1923年(民國12年)起屬靜海縣二區,二侯莊編鄉、王穩莊大編鄉、王穩莊鄉。1947年2月屬靜海縣八區王穩莊鄉,靜海縣馬圈區,1950年8月屬靜海縣八區,1953年6月屬靜海縣八區王穩莊鄉,1956年6月撤區并鄉仍屬王穩莊鄉,1958年9月屬靜海縣團泊洼人民公社王穩莊管理區,1960年10月劃歸天津市,分屬和平區和西郊區的王穩莊人民公社(鄉)管轄至今。
全村230戶,863人,其中回族1人,滿族4人,壯族2人,余為漢族。199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38.7萬元,人均分配水平1614元。耕地面積1703畝,主要種植玉米、大豆和高粱等作物,糧食總產量47.5萬公斤,單產365公斤\畝。中型排灌站兩座。有養殖水面906畝,年產鮮魚32.5萬公斤,單產359\畝。養雞3萬只,年產鮮蛋27萬公斤。零星樹木32152株,果園132畝,栽種蘋果、桃等,年產果品65噸。有代銷點1處,個體商業服務網點3處。小學校1處,教學樓1座,教師3名,學生107名。衛生保健所1處,鄉村醫生2名。飲水機井一眼。居民住房273宗,18533.1平方米,人均住房21.48平方米。朔料制品廠、醫療設備廠、紙制品廠、億聲電器廠等工業企業,年工業產值892.5萬元,有職工273人。
2006年,全村246戶,1026人,其中非農業43人,余為農業人口。村集體組織健全,年經濟總收入6700萬元,人均分配水平7614元,利稅總額360萬元,私營企業20余家、養殖業13家,耕地面積1703畝,主要種植棉花作物,年產棉花68.52萬公斤,單產400\畝,今年6月份重新修建排水泵站1座,同年11月在后團洼打一眼400深水井供村民種菜使用。
2010年2月成立天津市雛鵬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從此開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
2014年5月二侯莊村全體村民喜遷新居,成為第一個搬遷至王穩莊示范小城鎮的村莊,進一步提升了村民們的居住環境。
2015年共有353戶,村民1179人,黨員55人,村民代表13人,村“兩委”班子由5人組成,耕地面積1358畝,魚池1000畝,復墾地800畝。2015年還將繼續以設施農業為村集體發展主路線,以親和地方特色、親和自然為理念,以旅游休閑為主,農業觀光為輔,進一步拓寬發展農業休閑觀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