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驛區位于成都平原東緣、龍泉山西側,全區幅員面積55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97.8平方公里,轄10個街鎮,123個村社區,常住人口134.6萬,是成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地,是第31屆世界夏季大學生運動會承辦地,也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水蜜桃之鄉”。
歷史底蘊厚重。區境原為古蜀國轄地,唐久視元年(700年)始設東陽縣,宋天圣四年(1026年)改稱成都府靈泉縣,有近600年置縣史,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置龍泉鎮巡檢司,設國家級驛站,始稱“龍泉驛”并沿用至今,新中國成立后轄地分屬簡陽、華陽,1960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成都市龍泉驛區。
經濟實力強勁。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55.2億元,經濟總量連續8年位居全省縣(區)域經濟首位,工業總產值達1745億元、全口徑稅收達346.99億元,區域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百強區第27位、218家國家級經開區第18位,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模范區等稱號。
產業優勢明顯。建有中德智能網聯汽車基地、成都汽車產業功能區、天府新區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區等產業平臺,已聚集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東風神龍、沃爾沃等11家整車制造企業和博世、李爾等300余家零部件企業,信通院、西門子、威馬汽車等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龍頭企業落戶發展。2020年實現整車產量104.5萬輛,占全省90%、全市95%,汽車制造業實現產值1507.5億元,初步形成涵蓋全系車型和全鏈協同發展的汽車產業生態圈,是全國第六大汽車產業基地。
交通便捷暢達。龍泉驛區歷來為蓉城門戶、川渝要津,自古有“川東首驛”之稱。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成都“東進”戰略的核心區域,區界距天府廣場8公里,距成都國際鐵路港13公里,距雙流、天府兩大國際機場18公里,毗臨成都東客站,成都公路口岸就地通關,成渝中線高鐵、成都東西城市軸線穿境而過,境內“六橫三縱”高速路網暢聯。
生態環境優美。生態本底厚實,擁有247平方公里山區,40平方公里中央綠芯、18平方公里環城生態區,森林覆蓋率達42.1%,空氣優良率達83.3%。旅游資源豐富,千年古剎石經寺、最美地宮明蜀王陵、“天下客家”洛帶古鎮、“國際桃花節”中外知名,獲評國家級生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