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都江堰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紫坪鋪鎮、虹口鄉和翠月湖鎮,將紫坪鋪鎮和虹口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池鎮管轄,將翠月湖鎮所轄行政區域劃歸青城山鎮管轄。
紫坪鋪鎮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地──都江堰之首,面積23.5平方公里,距成都市僅30分鐘路程,岷江河穿流而過,白沙小河水量充足。境內青山綠水,冬曖夏涼,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空氣質量常年保持一級標準。全年基本無結霜期,加之土地肥沃,水質無污染,河水能達到直接飲用的程度,這種特殊的地理地貌,形成了該鎮多樣的自然生態環境,為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據此,1997年成都市商貿委正式授予紫坪鋪鎮“成都市無公害蔬菜基地白沙河種植片區”并指定每年向成都市場供應大量新鮮蔬菜。
紫坪鋪鎮地處都江堰市城西,屬城市規劃區。2004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值35,002萬元,財政稅收631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3,850元。距市中心2公里,距成都40.5公里,年均氣溫15度,森林覆蓋率60%。到2007年,全鎮GDP達到3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000元,財政收入達到850萬元。建成城鎮面積達3平方公里,創造就業崗位1,000個吸納外地投資性移民3,0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800人,城市化率達到60%左右發展定位:綜合實力較強的生態旅游名鎮。
紫坪鋪鎮地處川西平原西北部邊緣,位于世界水利明珠,世界文化遺產之地──都江堰水利工程渠首上方,岷江與白沙河交匯處。紫坪鋪作為四川省都江堰紫坪鋪鎮內的一個地名,已有悠久的歷史,曾被多角度、多方面宣傳報道。古蜀國時即置“紫坪郵”,轄今紫坪地區,(見晉代常璩所著《華陽國志》)蜀亡并入秦至公元1973年,紫坪鋪地名一直沿用。紫坪鋪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李冰創建都江堰后,為感激川西北少數民族對修建都江堰的大力支持,開鑿了“冉尨山道”,即后來的“松茂古道”,紫坪鋪就是這條古道上的一個交通咽喉;三國時,蜀漢諸葛丞相“征丁一千二百人”主護都江堰,屯扎馬超坪,紫坪鋪成了重要的軍事重鎮;一直至今,紫坪鋪就是現在的紫坪村。
紫坪鋪鎮是2001年8月由原白沙鄉撤鄉而設,是都江堰市城市規劃區的組成部分,距市中心2公里,距成都40.5公里,是通往龍池國家森林公園和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必經之地,恰處正在施工的國家大型水利工程紫坪鋪水庫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