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鎮和平村距瀘定縣城31公里,距興隆鎮政府7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屬高半山村,年平均氣溫16.4℃,年降水量670毫米,年平均日照1300小時,無霜期270天。全村164戶,542人,民居接待戶37戶,床位588張。有耕地面積908畝,主要經濟作物有核桃、花椒、蔬菜,糧食作物有玉米、土豆等。近年來,和平村搶抓災后重建、廣東援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發展機遇,通過對房屋提檔升級、道路綠化美化、優化產業發展,村容村貌得到極大的改善,被評為州級“文明村”、州級“四好村”、州級“先進黨組織”和州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村寨”。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和平村支部書記被評為四川省優秀支部書記、四川省勞動模范。和平村依托“牛背山第一村”這一靚麗的旅游名片,借助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環境等自然條件,確立以“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沐陽”為主題,加快產村相融助推農旅之路,實現一三互動共建和平新村的發展思路。通過規劃先行、試點打造、壓實責任、督導落實,有序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全力打造山地旅游示范區。
截至目前,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000余萬元,實施了幸福美麗新村提升工程項目(新建村民活動中心和鄉村觀光服務中心共800平方米,村民健身場所共1200平方米),完成和平村景觀大道綠化亮化工程,安裝太陽能路燈262盞,亮化燈帶1200套。完成和平村13戶民宿改造,中藏藥材種植350畝。實施廁污共治項目,完成160戶改廚、改廁、改圈及三格化糞污治理項目。
建成雪桃基地146畝,花椒600余畝,核桃800余畝。配套發展貢嘎中蜂、豪豬、林下養殖等特色養殖業,充分挖掘自身特色農家菜,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接待站,積極探索“以花養蜂、以花留客、以蜂產蜜、產村相融、農旅結合”的綠色循環發展模式,以綠色種植業、特色養殖業、旅游服務業為支柱產業,實現廣大群眾增收致富,全力將和平村打造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