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場鎮位于四川省中部、眉山市丹棱縣境東南。東與眉山市東坡區相連,南與樂山市夾江縣毗鄰,西接眉山市洪雅縣,北與丹棱縣丹棱鎮、雙橋鎮、仁美鎮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03°32′,北緯29°55′,距縣城約15公里。
楊場鎮自宋代縣以下設四鎮七鄉時期為柵頭鎮,明代為宋德里,清代為義勝鄉,咸豐末年為原字保和仁字保分轄,宣統2年(1910年)因地處楊家場故名楊家鄉(楊場鄉),1953年劃出金龍、五一、代安、曾壩、劉溝五個村建立金龍鄉,1956年5月撤銷金龍鄉并入楊場鄉。1992年11月撤鄉建鎮,名楊場鎮。2005年5月行政區劃調整,何場鄉整體并入楊場鎮,鎮人民政府駐地楊場。2007年前全鎮轄楊壩、水口、金龍、劉溝、曾壩、代安、五一、宋扁、徐壩、古井、駱壩、朱溝、鳳凰、白店、回龍、童場、蓮花、 村、會靈、獅子、石馬、大興、黃廟共25個村、174個村民小組,2007年合村并組,為12個村、88個村民小組。2013年從楊壩、古井劃出部分村民小組,與場鎮一起建立金牛社區,轄6個村民小組。2015年底全鎮轄楊壩、水口、金龍、曾壩、古井、朱溝、鳳凰、會靈、石馬、獅子、大興、黃廟12個村和金牛社區,村(居)民小組91個。
楊場鎮系第四季冰川期冰水、冰磧層,海拔450-678米,屬典型臺狀淺丘地形地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為川南亞熱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松、柏、杉、楠、竹等林木資源豐富,盛產松、柏樹,森林覆蓋率40%。金牛河是全鎮最大河流,有兩條支流分別是五一溪、楊壩溪和朱溝溪、古井溪,全鎮總耕地面積2876.4公頃,主產水稻、玉米、油菜,是丹棱縣的主產糧油之地。近年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以“不知火”為龍頭的桔橙、葡萄等水果發展迅猛成為全鎮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遠源流長,人文景觀內涵宜人。九龍山省級森林公園是境內最大的旅游勝地,盛唐時期竹林寺佛教文化盛行。《竹林煙月》、《丞相墳》寨子巖、鐵桷山、漏空山、珍珠湖等景點和名勝古跡。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約15公里,丹夾路(即省道401線)橫貫鎮境,省道106線(即國道351線)西行2公里穿過獅子村,遂資眉高速公路東西貫穿大興、會靈、石馬三個村,正在建設的繞城環線仁楊路、西北至東南貫穿大興、黃廟、水口、楊壩、社區在場鎮與丹夾路交匯。全鎮通村、通社公路硬化覆蓋率100%,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2015年末鄉鎮有9329戶,30686人,其中:城鎮居民1006戶,2016人,實際勞動力人口19438人。